俄乌战争,据媒体俄国似乎败仗连连,乌克兰则捷报频传,但是俄国没有垮台的迹象,乌克兰也没有收复失地的可能,乌克兰背后是西方援助,特别是美国援助但是随着Trump上台,美国援助是一个大问号,整个过程获利最大的是中国,包括人民币在世界市场的流通和获得的俄国的市场,印度虽然也靠骑墙获利但是印度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俄国想依靠也不可能。美国下届政府想聚焦中国,集中对付中国但是俄乌战争再乐观估计也得几个月才能结束,在这之前集中对付中国不太可能,另外中东也不是那么容易搞定这些都会牵扯美国的外交资源,美国集中对付中国的路数基本上经济上是要同盟国出血,如对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打压靠的是ASML和台积电而且没有补偿,台积电生存状态也许还好一点可对ASML差不多就是要了它半条命,上届对华为的围剿即没有对盟国的补偿也没有更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据说许多国家最后是不了了之。因此经济围剿的可持续性不容乐观,与前苏联不同的是中国其实是资本主义,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大市场,在资本主义世界让资本家不赚钱恐怕不容易。民主其实就是一个大忽悠,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我一直搞不懂美国依靠什么大量进口,明确的答案当然是美元,问题是美元的真正价值到底为何?美元的支柱是什么,我所能想到的就是美国发达的农业和军事实力而工业则空心化的厉害,美国好像虚胖,有点资不抵债的味道,34万亿的国债,遍布海外的军事基地,靠发国债,印钞票,政府屡屡要关门,经常听说军事预算某个项目被砍不是不需要,而是没钱了,例如海军购买新舰艇和维护现有舰艇就是一个例子,为什么中国海军舰艇数量能超过美国海军舰艇数量,这和美国军费紧张不无关系。下届美国政府要开打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战,搞不好对美元会有很大伤害,当世界发现不用美元照样与其他国家贸易时,美国就有点孤立自己了。打贸易战就得有弹药,即手中有牌,美国的弹药就是加税阻止进口,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靠震荡疗法,最倒霉的是美国中下层,自己生产不出来又不让进口必然导致物价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