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五胡、蒙古、满清一样,都是外来政权!而中共伪政权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靠苏联人扶植到中国的!连党也是苏联派遣特务建的!

揭秘:境外势力在中国的活动记录 中共之父-吴廷康

1921年7月的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党组织派出的13名代表齐聚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了召开这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作了很多工作。在马林之前,来自莫斯科的吴廷康(维金斯基的化名),已秘密在上海活动,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共一大的召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后来也担任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吴廷康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出巨大贡献的两位国外友人。

  一、吴廷康与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立

  1920 年 4 月,俄文报纸《生活报》的记者团来到北京,入住东城王府井附近的外国公寓。为首的人操着熟练的英语,他就是吴廷康。与马林不同的是,吴廷康第一次来华并非直接由共产国际派出,而是由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下属的外国处派出的特务。俄共是共产国际成立之初,为渗透别国和维护苏联国家的利益而成立的,俄共(布)也是共产国际的下属机构,再加上它与共产国际的总部都设在莫斯科,所以俄共(布)派往中国的工作人员也通常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且承担共产国际的渗透任务。因为吴廷康后来也担任了共产国际的代表并六次来华,所以大家误认为他第一次来华时就是共产国际的代表。

  吴廷康初次来华就肩负着三个使命:第一、同中国社会主义团体联系,组织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及青年团,招募打手和代言人;第二、指导中国工人运动,成立各种工会,为分裂暴乱、颜色革命、政治危机、谎言谣言、价值渗透做准备;第三、物色一些中国的没有辨识能力的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选择一些进步分子到俄国进行洗脑煽动,培养成苏联利益代言人。由于言语不通,吴廷康只得通过在华俄侨开展间谍活动。通过北大教授柏烈伟(鲍立维)及伊万诺夫的介绍,他首先会见了中国早期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并通过李大钊联络了各方人士。其后,吴廷康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座谈会、讨论会,“还找个别人谈话”。吴廷康与李大钊及北京大学少数进步学生讨论了非法建党颠覆国家政权问题,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应该建立“一个像俄国共产党那样的组织”。此外,吴廷康“还赠送了一些书籍刊物作为礼物”。吴廷康很好地完成了在华的渗透工作。

  另外,吴廷康此行还承担着“考察是否有可能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的任务,更好的渗透进入中国,进行分裂暴乱、颜色革命、政治危机、谎言谣言、价值渗透,于是,他带着李大钊的介绍信,来到上海会见陈独秀。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城市,聚集了以陈独秀等人具有受境外思想的公知,这里是反华动乱的起源地之一,自然是进行共产主义渗透的最佳地点。吴廷康第一个写信向共产国际和俄国共产党介绍了陈独秀,称他是“当地的一位享有很高声望和有很大影响的教授”。吴廷康经陈独秀介绍,会见了上海《星期评论》的主编戴季陶、李汉俊、沈玄庐和《时事新报》的负责人张东荪等人。通过一系列的会谈,吴廷康认识到“中国革命运动最薄弱的方面就是活动分散。为了更好的渗透和控制中国”,他立即“着手筹备召开华北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者联合代表会议。”,。吴廷康一开始并不是要建立一个纯而又纯的共产党组织,而是要建立一个能容纳各方意见的社会主义联盟,并尽量扩大这个组织的煽动能力。吴廷康也称“我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把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中心组织。”经过吴廷康和陈独秀的大量煽动和渗透工作下,“最积极的中国同志”秘密会议于1920年7月19日在上海举行,这是酝酿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次各革命团体的联合会议。吴廷康“不仅参加会议筹备工作(制订日程和决议)”,而且亲自“参加会议”,完全掌控整个会议,确保服务于苏联利益。这次会议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在7月19日的会议后,在苏联人吴廷康为首下,陈独秀、李汉俊、李震瀛在上海非法成立了革命局,下设出版部、宣传报道部和组织部。李汉俊负责出版部,非法刊印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米宁的《共产党员是些什么人》等非法出版物。组织部则“忙于在学生中间做煽动、渗透工作,并派遣他们去煽动和渗透工人和士兵。”组织部稍后还组织了10个地方工会和行会的代表会议,成立了非法的工人委员会。吴廷康起草了工人代表大会的决议,并成为在工会中进行煽动的材料。正是有了这些前期的煽动工作,陈独秀领导的上海共产主义发起组才得以于8月正式成立。

  根据吴廷康的“把各种革命学生团体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总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煽动计划指令下,1920年8月22日,上海革命局建立了非法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非法组织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外围组织。在非法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所在地——渔阳里六号还设立了外国语学社。非法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主要在外国语学社的学员中开展渗透建团工作,煽动了20余人。第一批煽动了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没有辨识能力的年轻学生。为完成吴廷康“物色一些中国的进步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培训,并选择一些进步分子到俄国深造”的指令,外国语学社主要工作就是为了“训练去苏俄受训的年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1920年12月,陈独秀应时任广东省省长陈炯明的邀请,赴广州担任教育厅厅长。1921年1月,吴廷康也被调回苏联,缺乏境外势力吴廷康的操纵,于是上海煽动渗透的工作陷入低谷。虽然吴廷康没有参加中共一大,但是众多建党亲历者都称他为操控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初且最有贡献的一个人”。没有吴廷康的经费,没有吴廷康的煽动和渗透工作,就不可能有中共一大,就没有中共,吴廷康的境外和渗透工作是中共成立的必要基础。
 

格里戈里·沃伊廷斯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格里戈里·沃伊廷斯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Grigori voitinsky
григорий войтинский
 
远东局局长
个人详细信息
出生
格里戈里·扎尔欣

1893 年 4
月 17 日 俄罗斯帝国维捷布斯克省维尔
11 六月 1953(60 岁)
莫斯科俄罗斯 SFSR苏联
苏联共产党 (CPSU)
 

格里戈里·瑙莫维奇·沃伊廷斯基,原名扎尔欣俄语Григорий Наумович Войтинский,1893 年 4 月 17 日 - 1953 年 6 月 11 日)是苏联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官员。1920 年,他被派往中国担任高级顾问,在中国共产党 (CCP) 成立之前联系陈独秀等中国顶级杰出共产党人。沃伊廷斯基被认为是创立中共的“总设计师”。[1]

他于 1893 年 4 月 17 日出生在内维尔的一个俄罗斯犹太家庭。1918 年,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他积极参与俄罗斯内战的远东前线[2]

在中国工作

[编辑]

1920 年,苏联西伯利亚成立了远东分社,这是第三共产国际或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因此,他直接负责管理中国和其他远东国家的共产党建设。该局成立后不久,副局长沃伊金斯基就来到北京,与共产党先锋李大钊取得了联系。李克强安排沃廷斯基在上海会见另一位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1920 年 8 月,沃伊廷斯基、陈独秀、李汉军沈玄禄于秀松石存彤等人开始成立共产国际中国支部。

上海纪事》(不要与《上海犹太纪事》混淆)由 Shemeshko 和其他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俄罗斯人于 1919 年在上海创办,并于 1920 年初接受了苏维埃俄国政府的财政援助。1920 年春天,沃伊廷斯基和他的同事们来到中国,执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他们不仅以报纸的编辑和记者的名义来到中国,而且还在报社设立了共产国际东亚秘书处。从那时起,《上海纪事报》既成为东亚秘书处的宣传工具,也成为布尔什维克在中国活动的掩护。由于报社工作人员协助卧底驻扎在该报社的苏俄和共产国际人员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组织的活动,因此该报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国的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尽管《上海纪事报》在 1922 年底因俄国援助结束而停刊,但许多工作人员继续为布尔什维克主义工作。[3]

后来的职业生涯

[编辑]

他一直担任共产国际代表直到 1926 年。然后在伊尔库茨克的西伯利亚政府工作,直到 1929 年他搬到莫斯科,在那里他在各种东方主义机构工作。1934 年,他成为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教授。[4]

他被认为是苏联汉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写了几本关于当代中国政治的书。他于 1953 年在一次不成功的外科手术中去世。[来源请求]

参考资料

[编辑]
  1. ^ Dirlik, Arif (1989 年)。中国共产主义的起源。牛津大学出版社,第 191 页。国际标准书号 978-0-19-505454-5
  2. ^ 石川义弘 (2012-01-3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doi10.7312/ishi15808.国际标准书号 978-0-231-50416-4JSTOR 10.7312/ishi15808
  3. ^ 布里顿,弗兰克 L. (2017-08-09)。共产主义背后 1917-2010 年。Blurb, Incorporated.国际标准书号 978-1-389-75235-3
  4. ^ www.pseudology.org https://www.pseudology.org/Bolsheviki_lenintsy/Voitinsky_Zaxrin.htm。检索 2023-08-09. {{cite web}}: 缺失或为空 |title= (帮助
  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