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铁路运输濒临崩溃!乌军炮轰交通枢纽利戈夫,紧急抓壮丁?
根据美国ISW“战争研究”网站在8月14日的报道,乌军从8月6日发起的库尔斯克攻势仍在继续进行,俄方宣称乌军仍“略有推进”,但“推进的速度很缓慢”。位于乌军攻势北方向的科列涅沃一线仍处于激战当中。而乌军炮兵利用已有阵地,开始炮轰E38号高速公路以北的交通枢纽利戈夫。正在当地采访的俄罗斯记者也目睹了利戈夫遭遇炮轰的情况。
利戈夫位置十分重要。首先它位于东西走向的E38高速路沿线,从利戈夫往西可达到靠近俄乌边境的雷利斯克——俄军之前被“海马斯”火箭炮发射的“钢铁暴雨”摧毁的增援车队正是倒在了该镇附近。往东可以很快抵达核电站坐落的库尔恰托夫城,再往东北走就到了库尔斯克城。
利戈夫更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从白俄罗斯和俄北部地区南下的重要干线都要经过利戈夫,是沟通俄罗斯南北铁路网的支点。利戈夫处于炮火威胁下,意味着俄铁路运输受到极大阻碍。如果这座重镇落入乌军之手,就意味着莫斯科以西的俄罗斯领土南北之间的交通运输被切断了一大半。
事实上,俄罗斯在莫斯科以西地区的铁路运输已经濒临崩溃!俄铁路部门向白俄罗斯铁路公司告知,暂停从白俄罗斯发向库尔斯克—奥廖尔地区的列车,从相关区域发出的列车也将暂停。其声称的名义是为增援库尔斯克地区的军列让路,但实际情况则复杂得多。
首先,库尔斯克地区的铁路线已经有一部分被乌军占领,重要的铁路枢纽苏贾也落入乌军之手。最为重要的利戈夫虽然短时间内不会被乌军地面部队占领,但已进入乌军大炮的射程之内,遭遇炮击,严重影响了通过此地的铁路运输。
在路线不畅的情况下,俄罗斯人又叠加了第二个大麻烦:战争造成铁路运输量短时间内暴增,已经完全压垮了老旧铁路网的承受能力,调度工作又做得十分糟糕。增援的部队、装备,前线亟须的弹药,后撤的溃兵、伤员、难民、机械设备,都需要通过铁路进行输送。在奥廖尔—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广大地区的俄罗斯铁路已经陷入大塞车,濒临崩溃边缘。
铁路运输一直是战争运输的最重要方式。早在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和德意志统一战争期间,铁路就被广泛运用于战争。一战和二战中铁路运输更是为军队调动和后勤补给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到了现代,虽然公路网更加密布、卡车装载能力也大幅提高,还有日新月异的航空运输,但铁路运输在军事中的地位却未被动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铁路网已无力进行扩建,甚至连基本维护都十分勉强。这在平时尚可支撑,一旦遭遇战争等紧急情况就会暴露出严重问题。俄罗斯军队因为卡车型号老旧、数量也无法满足因动员而规模快速扩充的军队需要,在补给和调动上极其依赖铁路。
援军调集不力,俄军又打起了库尔斯克当地的主意。根据报道,俄军开始在库尔斯克地区“拦截”从前线溃逃下来的义务兵。“特别军事行动”发起后,受制于俄罗斯法律的限制,俄军基本是让合同兵到乌克兰作战,而义务兵则配属较差的武器负责驻防国内。
义务兵缺乏训练、武备糟糕,而且根本没有与敌人作战的心理准备,面对乌军的突袭几乎是一触即溃。俄军将拦截到的义务兵强制签署合同,转化为合同兵后进行编组,重新投入作战,以便在主力到来前迟滞乌军进攻。不过这种紧急抓壮丁组成的队伍,真的能发挥作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