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24日 12:55 来源: 作者: 钟海之 【大 中 小】
触摸历史文化民俗,对美中各自管理和共同发展更具深意
【4月24日中国时评】来自美国军方、国土安全部、农业部等机构的近20名学员组成的高级官员培训班近日在北京的清华大学开班。这些直接影响美国对华决策的“局长级”官员,是要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管理与决策分析。 >>>网专题:美中官员“交换生”
作为美国首批赴华培训的高官,他们的动向令人想起了奥巴马去年11月16日在上海科技馆演讲时说的“我们有很多地方要从中国学习”。
人们过去习惯了中国官员向美国取经的做法,很多精英学者言必称西方,甚至有“全盘西化”之争议,美国几乎成了中国的先生。如今的改变,折射了美国社会迫切了解13亿人大国的愿望,毕竟美中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国事民情大不同。
读者诸君可注意到,此番赴华培训的高官大多能够影响当局的对华决策,因此意义远超普通民众的交流与访问——他们对中国人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基本认识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领域的了解,显然有助于美中互动。
此前中国各级官员来美学习的人数批次不少,可以说,中国官员对美国的了解相对多于美国官员对中国的了解。因此,所谓以“妖魔化中国”来形容美国对于中国的看法甚至误解,除了政治和意识形态差异,也因缺乏对中国的真正了解。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能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学习和借鉴到什么?
笔者以为,中国“公有制+多元化”的经济体制、民主集中制的特色民主、和谐社会的理念等(即“中国特色”),也值得美国官员了解和学习。换言之,美利坚只有真正了解中国,才可能尊重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利益诉求,消除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当然,这还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开始——中国社会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无论政治体制、经济转型、民生保障,还是反击贪腐、收入分配、教育环境等,皆需当局统筹、协调、改革,建构学习型社会,继续与发达国家互相学习、互相了解。
中国人有所谓“教学相长”,学生和先生若换位思考,则皆有收获。因此期待美中决策高官的学习交流形成常态机制:从触摸历史文化民俗出发,在更深层次上实现相互的理解,则对美中两国的各自管理和共同发展更具深意。
http://review..com/2010-04/24/content_414195.htm
中国也是美国的先生
所有跟帖:
•
什么美国肉鸡?支持所有国家都独立,唯独中国,台湾不可?歧视?
-spooky-
♂
(0 bytes)
()
04/26/2010 postreply
18:01:49
•
与其说当先生不如说向美国人介绍如何与中国官僚打交道!
-5678910-
♀
(24 bytes)
()
04/26/2010 postreply
18: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