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空军两名军官在军事刊物上发表了《美国空军文化需要重启》一文,很不客气地指责了美国空军的颓废气息,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此文呼吁,美国空军要重新拾取从前那种“战争赢家”的自信,而不是当前“缺乏战争的获胜信心”以及军事行动中所谓的“参与文化”,后者简单来讲就是我们戏称的“打酱油”。
这篇文章是美国空军退役准将宝拉·桑希尔,与空军中校沙恩·普雷斯沃特联合撰写的,前者现在任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教授(女性),后者则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战略思想家计划为美国空军培养的博士,现任美国空军第31测试与评估中队的B-21初级干部。从两人的身份来看,专业背景是相当深厚的。
这篇发表于美国防务一号网站,首先高度评价了美国空军在初创阶段的“Over
not
through”(超过而不是通过)文化,认为这是美国空军历史上最强大、最团结的文化,能够激励飞行员以“勇气和创新”来解决最棘手的作战问题。文章作者认为,美国空军从前曾经具备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战胜任何对手”的强大心态,在战争中具有极高的主动意识,不惧怕高风险。
回过头来,两名作者也痛斥当前美国空军的文化正变得越来越被动,据称这种转变是美国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长期地面战争促成的。在十多年的地面治安战中,主角都是美国陆军,美国空军只能充当配合的角色,没有独立赢得胜利的机会。而这种“空军领导下赢得战争”的美好历史,在1991年海湾战争和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曾达到了巅峰,此后就风光不再了。
正因为如此,在近20年来的美国空军领导者没有将自己定义为“创新、自信的战争赢家”,反而扮演了一种被动的“关键推动者”身份,主要工作和责任都是美国陆军的,美国空军越来越习惯于“打酱油”。作者认为,这种被动角色将非常危险地把美国空军带向失败主义。
作者引用了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对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的反思——“我们的士兵被打败了,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太容易被打败了,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头脑运作得太迟钝。”潜在含义就是,美国空军已陷入“1940年前法国”的危险,为此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了美国空军当前的三种“文化颓废”症状。
第一,美国空军失去获胜信心。作者认为,美国空军多数人似乎对美国空军在重大冲突中获胜的能力缺乏信心,并采取了被动的心态来履行他们的职责。甚至一些美军将领也认为,由于有些战斗是“无法取胜”的,所以干脆得过且过,美国空军最好的办法就是“仅仅参与行动,而不是锻炼击败对手”。
第二,美国空军拒绝再当“出头鸟”。作者认为,美国空军高度依赖“威慑性武器”,这些武器虽然降低了遭到攻击的危险,却也助长了“打酱油”的参与心态。美国空军高层也得出结论,从前那种“出头鸟”攻击方式太危险,不能再像历史上那样,让美国空军担当战争的“出头鸟”。作者认为,这种心态将扼杀战术创造力,并将战争主动权拱手让给对手。
第三,美国空军严重缺乏历史教育。作者认为,强大的军种文化也需要“共同的历史”,当前美国空军人员严重缺乏历史教育,“施韦因福特”(二战中美军轰炸机损失率极高的一次行动)、“滚雷”(越南战争中对北越的轰炸行动)、“沙漠风暴”(空袭伊拉克行动)等等历史名词,都已经无法唤起军种内部的共同回忆和共同叙事。当前的美国空军和有关供应商,脑子里都被“911”以后的记忆所填满,也就是给陆军“打下手”的历史,几乎遗忘了美国空军令人振奋的发家史。
缺乏历史教育和历史性思维,对美国空军的心态也造成极大影响。以施韦因福特大轰炸为例,虽然这是一场损失惨重的失败行动,但是也体现了当时美国陆军航空兵(美国空军前身)敢于冒险以求得重大战果的主动意识,后人总结经验也能提高“风险管理”意识。然而,美国空军丢弃了这些历史和传统精神,将“风险管理”彻底变成了“风险规避”。两名作者认为,由于打仗不敢挑战风险,当前美军所谓的胜利理论也变得十分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