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人民币大跌600点!支付跌至4.5%,未及美元1/10?去美元化失败?

来源: 三河匹夫 2024-05-31 13:54:3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543 bytes)

人民币大跌600点!支付跌至4.5%,未及美元1/10?去美元化失败? 

人民币的这一波下跌令人猝不及防。

此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差点突破了7.20关口汇率最高时达到了7.2040。

但想不到随后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最低的时候已经跌破了7.26。

亚洲交易时间段人民币最新汇率曾经反弹至7.2541不过随后又开始下跌由此看来短期之内人民币的汇率可能将围绕着7.25震荡。

与人民币相关的另一个消息同样感觉不太理想。

根据Swift最新公布的支付份额数据,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份额已下滑至4.5%,与美国的47%相比,我们甚至连其十分之一都未达到。

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不禁要问,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去美元化趋势,难道就这样遭遇了挫折,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

相较于汇率的短期波动,人们似乎对人民币支付份额的变动更为敏感。上个月,我们的支付份额还保持在4.7%的水平,但这个月却有所缩减,降至4.5%,而美元的支付份额则有所上升。这种趋势看似是美元在抢占人民币的市场份额。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是月度数据,每月下旬都会更新一次,与汇率的波动类似,都属于短期内的变动。

回顾过去,今年2月,我们的支付份额就曾一度下跌至4%,那是从4.5%的水平下滑的,跌幅更大。而去年11月,我们的份额还曾高达4.6%,但在接下来的12月便回落到4.14%。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人民币支付份额的变动似乎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趋势,即某个月份增加,随后可能会减少。这种波动在最近几个月内尤为明显。

因此,我们不能仅凭一个月的数据就断定去美元化是否失败,而应该从更长期、更全面的视角来评估这一进程。

Swift提供的统计数据中更多的部分涉及金融交易,而非传统的商品贸易往来。

在传统贸易领域,我们一直在积极推广人民币的使用,同时,其他国家也在努力减少美元的使用,尤其是在不涉及美国的贸易中。

不过,尽管在贸易中美元的使用确实有所减少,但在国际金融投资领域,美元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份额具有垄断性特点。

货币的本质是与实际经济活动和商品挂钩的,若失去这一关联,其地位将变得脆弱。

当前,美国货币面临的问题正是与此相关,尽管其在全球支付中占据高达47%的份额,但由于与实际货物和服务的联系减弱,这一地位显得颇为虚浮。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尤其是跌破7.26这一点,我们无需过度焦虑。

毕竟,从今年的整体趋势来看,其下跌幅度尚未超过2%,这表明了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试图通过汇率波动对我们进行经济收割的企图难以实现。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既定的策略,继续抛售美国国债,减少美元资产的持有,同时在国际贸易中更多地使用本国货币。去美元化的步伐不能停滞,这是我们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独立性的重要举措。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逐步削弱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推动全球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和公平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