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以来日本在东北等地区的人员损失 朱世巍

来源: JustWorld 2024-05-20 06:12: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73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ustWorld ] 在 2024-05-20 06:15:5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1945年以来日本在东北等地区的人员损失

 
发布于 2023-09-24 04:14.IP 属地江西

节选自我的旧著《东线最终卷》:

……

苏联宣称在远东战役期间击毙日军8.4万人,其中截止8月15日击毙约7万人[1]。这个说法显然过于夸张。可是由于情况混乱,日本人在苏日战争前后总的人员损失,花了很长时间才调查出来。战后初期,日本复员局召集从苏联返回的关东军相关人员,整理出对苏作战的各部队损失区分为:

第1方面军死伤失踪总计约4万人(有记录的战斗损失不到2万人,其他多为失联或失踪等);第4军在胜武屯、瑷珲、二站、满洲里方面,共战死1200人,海拉尔方面损失不详(从战后解除武装的人数看,海拉尔日军未受致命打击)[2]。而据1952年调查,第4军战斗损失为4085人[3];第3方面军的第107师团战死1000人;朝鲜方面“罗南”师管区战死227人;占守岛战死和失踪473人、负伤144人。加上漏计和其他一些单位的损失,笔者估计日军在远东战役的作战总损失约在45000-50000人左右。

上述数据以外,日本厚生省援护局为了获得战死者的准确数字,不仅根据军事和民政档案,还对归还人员展开广泛调查。1951年7月,日本政府认定共有27000名军事人员在对苏战争中死亡[4]。这个数字沿用至今。加上苏联所宣布的“战后接管了2万名日军伤员(可能还包括病员)”,日军作战损失总数仍在47000-50000人之间。

日本人以外,关东军中朝鲜人和台湾人的下落,只有1949年的一份日本政府调查:确认战死者3人,办理复员手续者5人,逃亡失踪913人,其他近17000人情况不明(不含第5军和第34军)[5]。战后,苏军把日本人和朝鲜人分开关押。日本政府也无法在朝鲜展开调查,难以搞清他们的下落。一般认为,多数朝鲜人被苏军就地释放,但也有数千朝鲜人混在日本人中被押往苏联。

伪满军的损失完全没有资料。不过他们主要是倒戈与日军作战,并未对俄国人有太多战斗(除了日本籍官兵)。另一方面,苏军在八一五之后在东北各地组建的中国人“自卫队”和“保安队”等等,不同程度也参加了清缴日军残部的战斗。

苏军也付出很大代价。红军及红海军在整个远东战役的人员损失为:战死9780人、非战斗死亡1340人、失踪911人;战伤19562人;患病4863人[6]。其中,战斗损失(战死、失踪、负伤)为30253人。此外,外蒙军死亡失踪了72人、伤病125人[7]。各主要单位的伤亡区分为:

远东第1方面军死亡失踪6324人、伤病14745人

远东第2方面军死亡失踪2449人、伤病3134人

外贝加尔方面军死亡失踪2228人、伤病6155人

太平洋舰队死亡失踪998人、伤病300人

阿穆尔河区舰队死亡失踪32人、伤病91人

苏军丧失的技术装备有(全毁):坦克和自行火炮78辆、作战飞机62架、火炮迫击炮232门、轻武器11000件[8]。显然,日军缺少摧毁苏联坦克的重型武器,只能用为数不多的大口径榴弹炮轰击,或抱着炸药包近战。日军航空部队也几乎没有与苏军进行多少空战。

按死亡场所区分,苏军在中国境内,死亡和失踪9272人(含战死6729人)、伤病20630人(战伤15885人);在朝鲜境内,纯减员691人(战死528人)、伤病1272人(战伤1154人)[9]。其他损失于北方诸岛等。

……

1951年初,日本厚生省宣布,战争结束后,处于苏联控制范围(“满洲”、朝鲜北部、南库页岛和千岛、西伯利亚)的日本军人和侨民,总共有272万6千人。至1950年,回国者只有235万7千名。另有37万人未归。未归还者大多数为侨民。

再到1951年5月1日,经过详细核实,确认还有34万585人未归。

其中,23万4151人确定死亡(在西伯利亚死亡42390人、在北朝鲜27728人、“满洲”158099人、北方诸岛5934人)。

28797人生死不明(在“满洲”26492人)。

认定未归者中存活的还有77637人(在苏联17841人、在“满洲”53948人)。

朝鲜战争导致遣返一度中断。1951年后,又陆续有大量日本人从苏联和中国大陆(含东北以外地区)返回。其中,1953年到1958年9月遣返了35775人[10]。1968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还有4186个日本人存活在苏联、中国大陆(主要在东北地区)和北朝鲜[11]。至此,大规模遣返和死亡认证基本结束。

(日本法律规定,战争期间的失踪人员,在战争结束七年后尚未归还者,认定为死亡)

1977年10月,日本政府发布了二战期间日本人员损失的结论性数据,其中关于苏日战争部分如下:

在中国东北地区,日本人(包括军人和平民)共死亡245400人[12]。其中,停战前死亡6万人(含3万名日侨,以及1939年诺门坎冲突等);停战后死亡18.5万人(日侨为主)。在北朝鲜,停战后死亡28000人[13]。在库页岛和千岛地区死亡1万人。

以上是包括平民的数字。其中,日本军事人员的死亡概数是[14]

停战前

“满洲”:陆军死亡26000人、海军500人;北朝鲜:陆军2700人、海军500人;桦太千岛(库页岛)阿留申地区:陆军7900人、海军3100人。合计40700人

停战后

“满洲”:陆军死亡19900人、海军300人;北朝鲜:陆军7200人、海军200人;桦太千岛(库页岛)阿留申地区:陆军300人、海军100人。总计28000人

上述数据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统计,不能单纯视为对苏作战的结果。如桦太千岛(库页岛)和阿留申地区,停战前多死于对美作战。

(附带介绍日本一个特殊的统计规则:死于某一地区附近海域者,也算入这一区域的总死亡人数。比如在菲律宾死亡的日本人,就包括沉入菲律宾附近大海的近10万人)

此外,日本政府在1951年确认有42390名日本人(主体是投降后的关东军)在扣押期间死于苏联。当时遣返尚未结束,还有近1.8万人被认为还活在苏联,还有一些人被定为失踪。1956年从苏联的遣返基本结束,前后共送回47万人(近2万是被抓去凑数的日侨)。另外还有数百名关东军人员以战犯身份被苏联送到中国大陆,直到60年代归国。1964年,日本政府宣布共有52700人死在苏联(仅统计军事人员)。主要是死于营养不良和疾病。苏联解体后,日本政府又比对俄国档案,认定在苏联以及外蒙境内,共有54400名日本人死亡(含非军事人员)。日本人村山常雄从俄国拿到的埋葬名单则记载了45816人。

在俄罗斯政府的许可和协助下,日本政府至今仍在俄国境内发掘死者遗骸。至2016年11月,已找到21600具尸骨[15]

所谓“西伯利亚”扣押期间,日本战俘的死亡情况是非常严重的。但和德国战俘相比,苏联给关东军的待遇还算较好,死亡率也低很多。苏联也力图在“民主教育”的名义下,在战俘中培养思想上的代理人,但效果未必很好。这却导致很多战俘回国后,被日本政府视为不可信赖的人物,受到秘密监视。

(麦克阿瑟占领日本时期,曾大肆宣传说有十多万日本战俘死于苏联。系美国捏造的夸大数字)

综上所述,战争结束后直到遣返完成,在苏联、外蒙、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库页岛及千岛地区,共有27万7400名日本人死亡,包括80700名军人。显而易见的是,战争结束后的死亡者,是苏日战争期间死亡人数的四倍以上。

(战后死亡的主因是:1945-1946年的冬季严寒造成大量日侨死亡;卷入中国内战等因素;送往西伯利亚死亡的日本战俘)

 

[1] 《远东的胜利》185页

[2] 《对苏作战记录》第二卷(2)18-19页

[3] 《部队概况表 6 第4军之部》

[4] 《朝日新闻》1951年7月26日

[5] 《兵团别鲜台人调查表 昭和二十四年四月二十日》

[6] 《苏联在二十世纪的伤亡和战斗损失》96-97页

[7] 《苏联在二十世纪的伤亡和战斗损失》161页

[8] 《苏联在二十世纪的伤亡和战斗损失》264页

[9] 《苏联在二十世纪的伤亡和战斗损失》227页

[10] 《厚生白书 昭和33年》

[11] 《厚生白书 昭和43年》

[12] 《地域别战没者遗骨收容概见图》(平成28年11月末现在)

[13] 《关东军全战史》173页

[14] 《日本陆海军事典》494-495页

[15] 《地域别战没者遗骨收容概见图》(平成28年11月末现在)
 

所有跟帖: 

1951年7月,日本政府认定共有27000名军事人员在对苏战争中死亡[4]。 -JustWorld- 给 JustWor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0/2024 postreply 06:15: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