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体量有限,发展过程中工人的工薪不断增长, 中产阶级队伍壮大, 外销产品也不致于过分便宜,导致倾销冲突(尽管还是有些301条款调查)。
中国体量巨大,劳动力供给过剩,发展过程中政府投资主导, 工人所得相对低, 产品价格极其便宜, 对世界消费市场产生冲击。
举几个例子,光伏,电池和汽车
日本汽车崛起于70,80年代,韩国车应该是90年代, 大量进入美国欧洲。 日韩车抢夺了欧洲和美国老牌车企的市场份额, 但并没有搞死BBA,GM, Ford 们, 大家相安无事,共享市场/
而中国车的崛起, 一旦欧美敞开大门,自由贸易, 欧美车企将会死翘翘, 寸草不生/
如同光伏和电池,虽然美国研发早, 但生产成本高。 在中国政府补贴下, 中国光伏和电池杀的欧美企业哀鸿一片, 根本没有活路。
中国人自豪的白菜价,因为研发方面欧美投入了巨额资金,中国只需要知道原理,利用本国丰富人力资源, 和完整产业链,即可高效率的量产。 欧美根本无法竞争。
说到底,这是国家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两种不同模式在自由市场这个平台上竞争, 根本就是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