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等中国借钱?普京对华发出强烈信号,金融体系将独立,世界紧盯
如今,俄乌军事冲突进入到了第三个年头,俄罗斯和美国的地缘政治博弈还在持续。近日,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在巴西出席金砖国家财长会议期间向外界透露,俄罗斯将提议金砖国家建立一个不受政治干扰的独立金融体系,以确保金砖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按照西卢安诺夫的建议,金砖国家应该建立一个不同于SWIFT的独立支付结算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可以让各国交易更加便捷和舒适,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支付结算成本。在一些媒体人士看来,西卢安诺夫在金砖国家财长会议上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美西方国家所制定的金融体系发起的一次直接挑战,是尝试终结西方世界在金融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卢安诺夫必须要将希望寄托在金砖集团身上,又或者说寄托在中国身上。
现如今放眼全球,只有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满足俄罗斯新建独立支付金融结算体系的需求,至于印度、巴西和南非这三个国家,如果可以加入,等同于是锦上添花,那再好不过了。之所以,普京政府会选择对华释放这样一个强烈的经济合作信号,主要原因还是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从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危机开始,美西方国家就对俄罗斯进行了全方位的“围剿和打压”,各种制裁措施就一直没有断过,特别是在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更是直接被西方世界排挤出国际金融体系,显然,西方世界是打算通过金融的制裁封锁,让俄罗斯经济崩溃,从而一次性彻底打垮俄罗斯。不过好在俄罗斯拥有强大的经济自循环能力,以及得到了一部分金砖国家的支持,俄罗斯这才扛住了西方国家的制裁围剿。
根据一些金融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之后,俄罗斯和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大幅度增长,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中俄贸易,2023年两国经贸总额超过2400亿美元,创造了一个历史性记录。双方的贸易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和轻工业产品上,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实现中国能源进口战略的多元化。而中国则向俄罗斯出口急需的轻工业产品,以填补西方企业全面撤离之后留下来的市场空缺。总的来说,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共赢,让俄罗斯摆脱了制裁的低迷影响,经济状态也呈现出良好的运转状态。不夸张的说,正是依靠中国,又或者说是金砖国家的体系支持,俄罗斯有底气和信心从西方封锁围剿中突围。因此,俄罗斯将金砖体系视为取代西方金融体系的最佳选择,也就说的过去了,毕竟没人愿意一直被经济制裁。
当然了,让俄罗斯提出建立独立金融体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人民币的“崛起”。在2023年11月,人民币成功超过日元,成为了全球第四大贸易结算的货币。现如今,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本币结算的方式来完成。俄罗斯央行内部,人民币储备量上升至25%。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情况的话,俄罗斯接下来还将会继续扩大人民币的储备量,一方面是增加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深化中俄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关系,方便展开后续的合作项目。这不,俄罗斯在提出建立独立金融体系的同一时间,也开始与中国讨论人民币的贷款事项。在2023年的时候,中俄两国财政部高层已经就是否允许俄罗斯进行人民币贷款进行谈判对话,只是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有经济学家认为,中俄两国加强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不过唯一的担忧就是俄罗斯摆脱经济制裁还需要多久的时间。现阶段,俄罗斯金融市场相对疲软,这就导致俄罗斯国内的消费能力受到质疑。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中俄两国继续扩大贸易合作,打消这一层顾虑,比方说加速“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铺设工作,以及进一步落实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的开发合作,俄罗斯需要拿出自己的合作诚意和态度,让中国相信俄罗斯的发展决心,只有这样独立的金融体系才有可能会被建立,中俄的合作也才会持续得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