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轮会谈白谈了?印度换了种说法,将中国划为“敌对国家”阵营

20轮会谈白谈了?印度换了种说法,将中国划为“敌对国家”阵营 

中印两国作为邻居,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使得印度总喜欢与中国进行比较。但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却始终处处压印度一头,使得印度对华关系颇为微妙。尤其是加勒万河谷一事后,印度对中国的敌意更甚。日前,中印双方刚举行了第20轮会谈,然而近日,印度却对中国换了称呼,把中国划入了“敌对国家”的阵营。

印度管控升级,中国被视为“敌对国家”

据多家印媒报道称,莫迪政府对其商业投资管控再次升级,甚至将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列入了“敌对国家”。报道称,莫迪政府已经明确规定,禁止与中巴等有陆地接壤的“敌对国家”的企业实体直接参与印度的任何商业项目。

据悉,莫迪政府对此项政策强硬执行,各邦要与“敌对国家”企业建立任何商业关系之前,都必须首先获得中央政府的批准,不能存在任何割席独行的情况。仔细来说,就是无论是印度国内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与中国和巴基斯坦有商业交往,参与印度商业项目投标之前,都必须经过事先的筛选和登记,以以确保符合其标准。

事实上,这样的类似规定已经在三年前就存在了。不过,当时的规定是进行“限制”,并非“禁止”。

可能对印度来说,它的对华政策似乎主要受其“国家安全”方针的影响。当前,中国在印度市场的存在感十分强烈,且对印度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印度一方面希望引进中国的投资以提高就业率和税收。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的影响力可能会“干涉”到它的经济,对于中国的深度介入显示出一种恐惧。因此,在中印关系处于“最低点”的敏感时刻,印度将中国定义为“敌对国家”,无疑会使得找中印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印度接连挑事,中印关系逐渐紧张

据了解,大概是从2020年开始,中印关系变得紧张。自2020年以来,莫迪政府对针对中国的商业限制策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2020年4月份,印度相关部门发出通知,将来自中国的投资自“自动审批”名单中剔除。

随后的2020年6月的加勒万河谷事件中,中印双方发生强烈的肢体冲突。冲突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中国公司的报复行动。印度封锁了TikTok、UC浏览器和微信等59款移动应用程序,大部分是由中国公司开发的。印度政府宣称,这些应用程序损害了印度的主权、国防和公共安全。

到了2020年7月23日,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理由,印度政府再度限制在购买与其邻国相关的公司公共项目,包括公私合作项目。印度政府明确表示,这并不代表全面禁止购买,而是在购买前需要得到许可。

印度政府为何要加强对中企的管控?

实际上,除了这些明面上的禁令等管制措施外,他们也巧妙地运用了法律中各种难以理解且复杂的条款,来针对性地加大对中企的审查力度。尽管这种手段在表面上看似合法,但其中的不公平性同样明显。

有专家分析称,印度政府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借此塑造自身对华强硬形象,利用目前与中国的边境和经贸关系问题,彰显其国家主权的坚定性。而明年即将开启的大选,使这一策略更显突出。很明显,莫迪政府此次升级对华企业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拉拢选民,赢得更多支持。

其次,印度政府想要通过压缩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空间,进一步鼓励印度本土企业与中国企业减少商业往来。从而方便给印度本土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缓解国内企业发展的压力。

不过,印度针对中国的不友好态度和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竞争的逻辑范畴。要知道,目前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摆脱中国制造的产品,或者说,没有中国制造,很可能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下降,贸易成本的增加。甚至拥有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也没有轻易以“脱钩”方式处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印度如果坚持以这样的方式与中国“脱钩”,其最终后果,印度恐怕承担不起。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