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和 G20:两次峰会的故事
历时三周的两次重要峰会反映了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而且不同大陆的成员有一些重叠,在目标和成果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南非主办的金砖国家峰会和印度分别于8月和9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就是对比的例子。
在曼德拉故土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体现了这位已故领导人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精神,而在莫迪故土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却明显缺席了约翰内斯堡的明星人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均缺席,而总统乔·拜登和其他西方领导人则出席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新德里,热衷于掩盖一个分裂、偏执的政体的丑陋现实。
然而,这两次峰会都以“中国因素”为主导:金砖国家实质上展示了中国外交的最佳状态,因为在北京促成2023年3月历史性的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和解之后,在金砖国家峰会上,这两个主角以及阿联酋和埃塞俄比亚、埃及和阿根廷被欢迎加入现在的金砖国家+,使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坐在一张桌子旁。在德里举行的 20 国集团峰会上,这更多地是象征性的,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 试图将印度打造成西方通往南半球的桥梁,同时通过广泛的广告牌精心策划自己的竞选活动、拍照和不那么复杂的公关,最具体的结果是又一次试图揭开中国“一带一路”的模仿项目。
尽管嘲笑“一带一路”倡议,西方仍推动启动听起来相当宏大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这是西方模仿“一带一路”项目五年来的第五次尝试: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BUILD法案》(更好地利用投资促进发展),斥资600亿美元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实施该法案,即国际开发金融公司;2021年,拜登总统宣布了B3W(重建更美好的世界),后来更名为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而欧盟则宣布了自己的模仿版“一带一路”,称之为“全球门户”。
被称为二十国集团“突破性成就”的乌克兰问题“共识”,实际上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载普世原则的重述。真正的故事是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从直接谴责俄罗斯的立场撤退到默许印度高超的“巧妙措辞的外交”英语!G20和金砖国家+的根本区别在于,G20仍然是G7的延伸,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色彩,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平台,现在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而印度作为美国的主要盟友,是其中的关键成分。相反,以中国为首的“金砖+”既是地缘政治的,也是地缘经济的,具有在以南半球为支点的世界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明确愿景和意愿。因此,去美元化成为“金砖+”议程的一部分。
金砖+和G20的未来也将取决于各自的目标和不同的愿景。过去2000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化的先驱,丝绸之路通过商业和文化将中国与中亚、中东和欧洲连接起来。现代版的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已有10年历史,由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组成,在3000个项目上投资1万亿美元,创造了42万个就业机会,使4000万人摆脱贫困。在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有130个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了与美国的贸易额。支撑“一带一路”和“金砖五国+”的分别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等机构。全球发展倡议进一步强化了“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正在专注于现代化,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国正在高科技制造业取代美国”,最近推出的华为 Mate60Pro 智能手机就证明了这一点,该智能手机成功地击败了美国的制裁生产先进、精密、最先进的技术产品。
相反,过去两届美国政府一直忙于国际关系军事化,增加军事预算,建设军事基地,武装亚洲盟友对抗中国,建立包括“亚洲北约”在内的军事联盟网络,而北约本身却在谈判的“中国威胁”。
2023年也是中美两国周年纪念之年,体现了中美两国观点和政策的明显对比。对中国来说,这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发展和外交倡议 。对于美国来说,它标志着三个周年纪念日,反映了美国以安全为中心、军事主导的世界观:中央情报局伊朗政变70周年、中央情报局智利政变50周年和伊拉克战争20周年。
中国战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丝绸之路、国家间、文化间和文明间的互联互通与合作;长城,体现了中国对外来入侵者和侵略者的防御和保护;长征,一部中国革命的史诗,展现了耐心、毅力和坚持;以及从1840年到1949年的“世纪耻辱”,决心“不再允许侵犯中国的统一、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动力来自战略文化。因此,中国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没有任何侵略、征服、殖民或侵略的情况下和平崛起的全球强国绝非偶然。
正如这些峰会所强调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着手向全球南方提供战略选择,建立替代性的、更加公平的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反映全球重心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
西方领导人也暗示了这种转变。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谈到了“划时代的结构性变化”或“Zeitenwende”,指的是快速变化的全球形势。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更加直言不讳地告诉法国外交官,“我们应该学会接受西方300年霸权即将结束的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巴基斯坦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表现出战略的清晰度,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而不是被战术考虑所左右,或者怀念与遥远的教父们不存在的浪漫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