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中秋假期 商場慘不忍睹;北京的中秋 餐飲業 一片哀嚎;西安 史上最慘淡的中秋;中國經濟百業俱廢 迎中秋;北京西站 中秋客流量創新低;中國中秋 街道靜悄悄!#新聞前線, 2023年9月28日
今年的中秋跟往年不一样,有4个怪现象,这是为啥呢?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快要到了,中秋节的到来,也说明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四九岁怕寒”。八月十五一到,也预示着临近年底这一年就这么迷迷糊糊地快要过完,每月过完十五后,也顿时会感觉这一月快要到头,人一过四十九也就说明不再是壮年,而到了寒冬腊月,不仅感慨一年一岁又蹉跎过完。
作为传统佳节的中秋节,是全年比较重要的节日,中秋节历史悠久。关于中秋节的习俗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团圆,也有老话叫:七月十五是鬼节,八月十五是人节。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上坟祭祀的日子,俗称鬼节,而八月十五则是全家团圆一起赏月欢乐的日子,所以被称为人节。
今年的八月十五跟以往明显不同,其中有这几个方面感觉还是很奇特的。这又是为啥呢?
集市、商场人流稀少冷冷清清毫无节日来临的气息;
以往的八月十五也被称为是一个购物的节日,作为全年比较盛大的节日,在过节前,无一例外都会去大肆购物的,多买一些各式各样的好吃的、好玩的,加上八月十五正值气温转变的季节,除了吃喝玩之外,买新衣也是八月十五前必不可少的。但今年虽然八月十五马上就要到来了,但不论是农村的集市,还是城市的商超。无一例外都是冷冷清清的。跟以往的喧哗非凡大不相同。
形成这样的情形原因有很多,一来是现如今的网购兴起,直接导致了实体店的衰落。以往每逢节日实体店拥挤购物的场景,现如今确实已经很难上演。除了网购的原因之外,由于这几年口罩的原因存在,大家的口袋明显的干瘪了许多,能省则省的优良传统,也导致虽然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但大家购物并不热情。
走亲访友大包小包拎着送礼的变少了很多;
中秋节除了自己要购物之外,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走亲访友送礼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今年的中秋节将至。往日那些拎着大包小包礼品箱子来往不绝的现象,今年明显感觉少了很多。除了出嫁闺女带着女婿不得不回娘家送礼之外,其他的亲戚往来送礼现象,几乎很少再能看得到。
这样的现象其实并非近年形成的,随着现在的社会越来越现实,不仅是中秋节,甚至连过年的时候。很多亲戚礼尚往来变得也比过去少了很多,对于这种现象俗称“断亲”,意思是虽然是亲戚关系,平时就很少有交集。所以即便是到了逢年过节,礼尚往来也是可有可无的。除了现如今越来越现实之外,钱包的收缩也是导致送礼变少的原因之一。
必不可少的月饼没人要;
往年距离中秋节很早的时候,月饼就开始卖的如火如荼,不仅商家月饼卖的脱销。就连那些加工月饼的场所,也是排着队制作。今年的月饼明显没有这种情况出现,即便现如今已经临近了中秋节,很多商场月饼的摆放陈列基本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着。跟过去中秋节主要角色存在,有着天壤之别。
不仅商场月饼卖的少,那些月饼加工场所,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在往年的时候,这些月饼加工场所,在距离中秋节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排队制作。很多都是顾客自己带着原材料,加工场所只管帮人家制作收取加工费。这样的做法是很多人喜爱的,由于是自己带的食材,不仅安全卫生而且材料丰富都是自己喜爱的。今年这些加工场所明显很落寞,门口冷冷清清生意萧条的不成样子。
月饼虽然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角色,但随着这些年生活条件的提高,对于月饼,很多人确实已经提不起来多大的兴趣,即便是必须要有月饼的中秋节,最多也是少买一些,有这个意思意思就得。
除了这些怪现象之外,今年的中秋节还有另外一个不同,那就是外出旅游的不多,中秋节从外地赶回家的越来越多,根据12306显示,中秋前夕的车票已经早早售罄。这样的现象只有在春节才会出现。很多在外工作的,今年都准备在中秋节回家,跟以往在外地过节有着明显的不同。有人说现如今在外工作远不如以前,由于钱赚的不多还不如趁着过节回家看看呢?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