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距离越战最后一名美军士兵离开越南已经过去50多年,拜登此时前往河内签署了这项协议,使曾经敌对的两国关系变得前所未有地紧密。
与越南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美国对两国关系的一次重大升级,这是华盛顿在过去两年里不懈努力加强与越南关系以来的高峰成果。美国将越南视为抗衡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关键。
在河内,拜登对记者表示,美国的行动不是要遏制或者孤立中国,而是依据国际规则维持稳定。 “我认为我们是在冷战思维之下想得太多了。这不是那么回事,而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拜登在周日的河内回应BBC记者的提问时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希望看到中国在经济上取得成功,但我希望看到他们是按规矩地取得成功,”他说。
这种关系增进的迹象此前已激怒北京,后者称这些又是美国“冷战思维”的证据。 但是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的黎洪和(Le Hong Hiep)指,河内对此已深思熟虑,而美国的协议只是“象征性而非实质性的”。 “越南梦” 名称或许是象征性的,但是更紧密的关系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商业协议,以及对中国更低的依赖。 越南有年轻而且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它还培养了一种创业精神,使之对美国投资者非常具有吸引力——特别是那些希望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迁出的投资者。 戴尔(Dell)、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和苹果(Apple)等巨头公司近年来都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到了越南。而随着河内试图脱离对莫斯科的依赖之际,美国还将其视作一个有前途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市场。
华盛顿还积极帮助越南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发展它的电子产业——这些是已经成为争议点的领域,因为美国试图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越南可能并不把自己和美国的新伙伴关系看作是非此即彼的站队。随着北京的经济放缓,河内与华盛顿靠拢的关系只不过是出于务实考虑。
这一伙伴关系当中最大的赢面在于它是发生在北京的后院。 拜登政府为了将河内争取过来是付出了很大努力。在过去两年里,拜登派过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以及其他人极力游说越南。美国的航母也不时停靠到越南的港口。 “这反映出越南在我们现正扩大的印太地区伙伴关系网络中将会发挥的领导作用,”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拜登访问前的一次简报会上这样表示。
这个亚洲范围内的“伙伴关系网络”在过去几个月里肯定是有所扩大的。华盛顿谈成了对菲律宾四个新军事基地的使用权,而且可圈可点的是,它还成功与两个在东亚互相竞争的盟友日本和韩国达成了三边协议。 曾经,哪怕是让这些领导人坐在同一个房间里都是不可能的。美国还与所罗门群岛签署了太平洋的安全协议。
太平洋论坛的印太外交与安全策略项目的高级主任约翰·海明斯博士(Dr John Hemmings)表示,这种外交的速度似乎“令中国措手不及”。 “北京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华盛顿从这些成功操作当中获益能有多快,”海明斯博士说,“华盛顿不想说自己处在冷战中。相反,它正在吸引那些有自由民主制度或者主权正面临风险的国家。这种双重手段对该地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毫无疑问,华盛顿在亚洲招揽更多盟友之际,美国与越南已经成为了更好的朋友。 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在越南非常受到仰慕。人们并未忘记20世纪最残酷战争之一所带来的恐怖,但是自1995年外交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已经增进了互信。 两国已经共同合作,帮助寻找失踪的美国士兵遗骸,华盛顿也协助了越南对他们自己的士兵遗骸进行鉴定。 而每一年,有数以万计的越南学生前往美国留学,这一点也对和解之路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