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LPS的一点讨论

来源: 2023-08-30 12:06:0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作为水处理的专业人事,其实早就想写一点东西。不过网上大部分反对排海的讨论带有政治倾向和民族感情在内,很多的帖子都是以“不谈科学”为起点,所以咱也就没有必要来谈。

其实大部分懂的人也不说话,就是因为咱也没必要替日本人说话吧?你们跟着宣传反日,对咱又没啥影响,说实在,对日本也没啥影响,倒是对国内的建材市场可能会有影响而已,这个影响也是好事,说不定过两年国内的装修更安全了。

这两天有了国内开始降温的指导,所以网友们也应该可以平静一点讨论了。

 

很多朋友喜欢指点江山,反正对于政治学经济学我们大家都觉得自己半瓶子醋,怎么说别人也没法说你错。不过到了科学专业的东西,其实还是要尊重一下专家,咱觉得对黑洞夸克啥的不理解,但你还是得相信霍金。相比之下,咱们水处理行业不是啥高深的东西,也没有芯片导弹的高科技,但是好在咱们好歹靠这个写paper, 做设计吃饭,整天琢磨,大部分的情况下总比这里的大拿们茶余饭后的brainstorming更加靠谱一点。

 

虽然不是核污水处理专家,但是水处理就是那么几项技术,万变不离其中。不才稍微看了一下ALPS的原理,只能略微解释一下。其实网上的具体的细节发布的不多,因为发布出来您也没耐心看。

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其实从全称那就看到这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而是一套组合。网上有人说过滤,有人说离子交换,都对又都不对。

简单讲,这是一套多次化学反应,絮凝,膜过滤,吸附,再加离子交换的系统。我看到是两套化学沉淀再加膜过滤,然后是16级的吸附和离子交换罐。这些都是常规的技术,普通的水处理中对少量放射性物质一般是采用其中一项或两项进行效果和经济的比较,以选出最经济恰当的技术。当然福岛的污水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采用多种技术多阶段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相信专家们从Bench scale, pilot scale的测试, 到full size的设计,这本身确实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有人说这是拿大家当小白鼠,因为这个系统是全新的。这个想法是拿工业产品的思路对照工程项目而想当然了,每个工程项目都是全新的,是依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的,即便是你住的大楼,也需要按照所在的地质土壤情况,气候采光而设计,这不能算把你当小白鼠。

所以用ALPS将大部分污染物处理到一定标准以下,就是工程设计人员的目标,这个目标能不能达成是有很具体很简单(相对于其他有些方面而言)的衡量标准的。IAEA的报告主要不是讲这个,因为这是一个水处理工程问题,都不需要核专家。技术叠加上去总是能处理好的,事实是4个IAEA实验室加另外3加独立实验室取样测试,结果和东电自己的测试数据是吻合的。

结论是62个主要的污染元素都会被处理到排放标准以下。这个有很多地方有数据对比,大家可以自己查。各国的排放标准有些不同,但不影响结论。这当中也有个基本的概念,任何污染物几乎不可能100%去除,检测都有局限度,在检测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自来水里面能测到的污染物也是越来越多,这不代表水质变差了,只是技术更先进了。

也有人担心被过滤,吸附和离子交换而集中的放射性废物,这是不了解整个有害废物管理的系统而有的担心。简单说,越是低浓度大量的放射污染物,越是不好储存,而处理的过程就是让它富集缩量,固化,才好封闭保存。当然安全长期的保存放射性废弃物是一个世界难题,既有技术原因又有NIMBY的原因。但这个毕竟是一个非常小规模的问题,因为体积小,不流动。

 

饮用水标准的设定,一般是按照70公斤重成年人的摄入量,假定连续70年摄入,致病致害的可能性有一定程度(5%, 10% etc)的升高(相对于标准人群),按照这个量来计算摄入浓度,再除以一个安全系数。所以检测低于饮用水标准一般来说就是安全的。

这个测试在整个运营期间也是会持续测的,就像你家的自来水,每天每周每月都会有固定的测试。另外ALPS的运行也一定会有预警和关闭的措施,这个是和你们每个城市的自来水厂和污水厂一样。

所以,各种质疑所谓“污水和废水的本质区别”,是对水处理行业的误解,水都没有本质区别,你们城市的水库也会有熊孩子在里面撒尿,山泉水也会有动物拉屎,地下水会有人工的和天然的污染物,没有本质区别,区别在于针对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有相应处理技术的设计和运营。当然所有的污水厂出水都可以做到饮用水标准,但是第一大家不想喝,第二如果有更好的水源为什么要喝,第三有其他的用途为什么要用于饮用,为什么要处理到那么高?所有工程问题都有必要性和经济性的考量。

 

当然这个ALPS,包括任何已知的高科技无法去除氚,经过这么多天的媒体轰炸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才有排放的话题。这个是另外的话题,回头有时间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