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的公关

本帖于 2023-08-29 08:53:5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兰德士 编辑

现在争论日本核污染水关键点

①核废水和核污染水

核废水中主要是水中氢氧和少量溶于水中的碳(H,O,C)受核反应时穿透物理隔离材料逃出的中子轰击后产生的同位素,比方氚,氚,C14等,极少有其它放射性元素和有毒元素。

 

而日本的核污染水因为与核燃料和核废料特别是熔毁的核燃料有过直接强烈反应,其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放射性元素和有毒元素,使用盖革计数计只能测量出放射性元素而且无法对大体量空间测定,只能测定有射线进入盖革计时产生电流。

 

而无放射性的有毒元素必须用质谱仪,光谱议测定。对流动的污水很难实时监测。 四极质谱仪是在真空环境里把元素电离后加速,飞速通过四极电极产生的电磁场发生偏转从而测定质量。(类似示波器中的电子束),因些要加热样品从而产生次生污染。而光谱仪需用强激光激发元素中电子到高能级,利用电子跃迁到低能级时发射的特征光谱确定元素,故多用在表面材料上测定表面元素,无法穿透到内部。

 

由于水对激光的吸收无法对水体进行监测,更严重的是同位素光谱很接近几乎无法分开,电子能级基本上只由质子数决定。

②争论单位浓度达标。

这是无耻洗地。单位浓度总是可以冲淡浠释。应该控制总量。因为日本核电厂的燃料已经熔化,仍在那里没有放到安全容器里贮存起来,仍需不断地用海水冷却,仍在不断地产生核污水。

 

东电自称年排放核废水中只有22Tbq氚,相当于60毫克氚。于是一帮鬼子爬虫声称比秦山核电厂好,秦山排废水有218TBQ,相当于600毫克。鬼子的数据完全不可信。

 

无法想象与大量核燃料直接反应过的只产生十分之一没直接反应过的。氚是无法用离子树脂和纳米析透膜除去的。因为其体积与氢一样。又无法用电离法。

 

③用总量与自然界总量比较。

 

最无耻的是在国际原子能报告中声称地球在太阳射线和宇宙射线及地球中放射元素轰击下自然产生的氚是100000TBQ,而东电核污水年排只有22TBQ氚,可是地球大气和海洋总体积是4.4T立方千米(不算陆地),如果算排放口海的平均深度100米,算它有一万平方公里海域大的梯度污染区,那总体积是1000立方千米。那未,22Tbq产生的氚体密度是自然产生氚的体密度的10万倍。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