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放的核废水,核污染水排海将持续30年以上,计划用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将62种放射性物质过滤到标准值以下进行排海,但氚无法过滤,于是日本政府企图用海水稀释进行排放的伎俩。因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站出现事故,至今仍有大量地下水和雨水流入熔化的核反应堆堆芯,每天产生大量核污染水。因此,谁也不清楚8月24日开始的核污染水排放何时才能结束。(转自韩国报纸)
所谓达标,主要是指除氚以外放射性物质浓度。日本排放的量特别大。另外氚之所以无法过滤,是因为氚是氢的同位素,无法用化学方法清除。如果用物理方法,如离心机,由于废水量太大,也几乎不可能。其实日本核废水如果长期存储,氚(半衰期12.43年)的危害是可以减小的。也不只是氚有危害。
日本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而且是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掉的。
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生态环境以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约537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约1570万年。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日本工程技术专家后藤政志,从事核反应堆安全壳设计,一直关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动态。他认为,经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的所谓“处理水”,不仅含有无法清除的氚,还含有多种其他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