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的言论,说国军消极抗日,八路游而不击,其实是对中国抗日战略的误解。国军的正面战场,只需要保持对日军的压力,拉长日军的供应线,让日军的战争资源不断地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国军不能与日军进行一城一地的争夺。
而敌后的抗日游击战,残酷程度是现在的人无法理解的。中国的战略,其实是拼上日占区老百姓的命。游击队其实没有实力与日军硬顶,保护老百姓了,能够不让自己被日军消灭,就是最好的结果了。残酷的战略选择,就是让老百姓挡在前面,游击队打击日军的运输线,以及不让日伪军收割粮食,尽量不让粮食被日伪军运出当地。
这种保持抗日兵力,牺牲老百姓的战略选择,当然不能公开宣传,只能在各种军事会议上就事论事的贯彻执行。所以很多实际战例,都可以看出这种残酷的选择。
比如,抗战开始的时候,是朱德作为八路军总司令,统一指挥八路军的抗战。彭德怀接替朱德指挥以后,发动了百团大战,战果有限,损失非常大。老毛对彭德怀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但是中国对抗日持久战的估计,是需要一代到两代人,中国需要坚持战斗到1957年,甚至1977年。所以百团大战的损失,才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