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24條穩外資 保障國民待遇、優化居留… 外媒卻稱抓錯藥方了
中國經濟欲振乏力,外資撤出聲浪不斷。國務院昨天發布六方面、24條吸引外資政策,包括加強外資保護、探索便利化「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機制、強化外商投資促進資金保障,及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等。但有外媒認為抓錯藥方,「全民抓間諜才是外商逃離主因。」
據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指出,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
意見提到從六大方面著手,包括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拓寬吸引外資管道,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梯度轉移;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可依法參與政府採購活動、參與標準制定等;健全外資權益保護機制,加大智財權行政執法力度;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優化外商投資企業外籍員工停居留政策;加大財稅支持力度,落實相關稅收優惠,以及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方式等。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提到要進一步明確「中國境內生產」的具體標準。研究創新合作採購方式,通過首購、訂購等措施,支持外資企業在中國創新研發全球領先產品。
意見還提到,支持外資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與國內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鼓勵承擔重大科研項目。
而在地緣政治因素下,數據變得敏感,同時造成外商投資中國的疑慮。意見提到為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建立綠色通道,高效開展重要數據和個人資料出境安全評估,促進數據安全有序自由流動。並支持北京、天津、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地,試點探索形成可自由流動的一般數據清單,建設服務平台,提供數據跨境流動合規服務。
對於中國政府推出24條優化外商投資措施,法廣網報導指出,北京急於挽救外資救經濟的舉措與今年以來實施的一些政策似乎自相矛盾。中國「對外關係法」以及修訂的「反間諜法」7月1日生效後,美國當局建議公民「重新考慮」是否前往中國旅行,以避免中國當局任意執法、禁止出境及錯誤拘留的風險。
報導引述美聯社指出,由於投資信心隨著中國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擴大對「間諜活動」的定義範圍及其他挑戰而暴跌,外國公司紛紛將投資及在亞洲的總部撤離中國。尤其中國官方倡導「全民舉報抓間諜」更令外國投資人望而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