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内出现两篇论文,第一第二作者都是Sukbae Lee, Jihoon Kim。
Lee是高丽大学化学系主任TS Chair的弟子。在1994年,TS Chair就提出了室温超导理论。Lee接过了导师的衣钵,在1995年发表了硕士论文《ISB理论对于超导性的解释》。1996年,Lee认识了实验化学家、合成专家Kim,两人在1999年发现了超导材料的痕迹, 并把材料命名为LK-99 (两人姓加年份)。
2004年,Lee取得了博士学位,经过9年的艰苦奋斗,论文《新型聚合物超导体的理论提出和合成》终于发表。同年,Kim取得博士学位。
期间,TS Chair过世了,他临终的遗愿,就是弟子们能够找到室温超导体,并且证明他的理论。
2008年,Lee成立了Q Center,从事超导研究, 但始终缺乏经费。 2018年,Lee和Kim获得了资金,条件是接受时任知名教授YH Kwon的空降,并成为Q-center CTO, 两人同意了。
Sukbae Lee, Jihoon Kim 两个小人物,英文很不灵光, 地位也是卑微, 所谓的Q center 只是一个小小的名头。 经过3年的努力, Sukbae Lee, Jihoon Kim二人基本取得了LK99的制造可重复制造方法, 2021年要发表论文, 但是赶上Ranga Dias超导论文被Nature 撤稿, Sukbae Lee, Jihoon Kim, 和YH Kwon 三人的论文被Nature 拒绝。 但三人申请了专利,专利在2023年3月通过并公开。
这期间YH Kwon 离开了 Q-center。 Sukbae Lee, Jihoon Kim为了能发表英文论文不得已去邀请佛吉尼亚 大牛Kim, Hyun-Tak 加入团队, 并把全部实验资料奉上。 Kim, Hyun-Tak 主张做更严谨的实验, 再发表, 但YH Kwon 感觉自己的地位恐怕不保, Jihoon Kim也担心夜长梦多, 于是YH Kwon 匆忙发出了第一篇论文 只有三个作者。 几个小时之后从梦中醒来的Kim, Hyun-Tak 投递了第二篇, 共7位作者, 不包括YH Kwon。
总结: 两个小人物Sukbae Lee, Jihoon Kim 用了20年艰苦的时间发现了LK99, 但因为地位,经费和英语能力, 无法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上, 不得不接受YH Kwon空降, YH Kwon对LK99没有任何贡献, 但3人申请了专利。 后来为了发表文章又不得不邀请美国Kim, Hyun-Tak, Hyun-Tak Kim 对实验的全部细节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此时YH Kwon抢先把文章捅了出来, 文章的质量比较差。 Hyun-Tak Kim随后发表了第二篇, 内容更丰富方法写作都更scientific. 尽管如此Hyun-Tak Kim也不是这项工作的开创者。
该发现是否可以被验证, 还有待观察。 但两个小人物的科研之路, 让我想起日本2002化学诺奖获得者中村修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