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 阿里被爆裁员7%撼动就业市场根基, 大学生去哪里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比较热的话题,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大裁员。有消息说,产研岗位的裁员比例在25%左右,整体比例是7%左右。
阿里巴巴官方也证实了此次大裁员,给出的回应是:这是正常的组织岗位和人员优化。只是此次优化的力度前所未有,对就业市场冲击太大了。
阿里巴巴目前有员工24万人以上,就是7%也是不得了的数字,本次优化就是2万人左右,如果是25%,那裁员人数就不得了,难怪让整个就业市场都震惊不已。
阿里巴巴的此次裁员,整体上还是比较规范的;赔偿标准为“N+1+1”,离职员工是按照国际大厂惯例走的。比起上海某设计院通过降薪50%,逼员工自动离职要厚道很多。
企业为什么要优化裁员呢?根本原因是企业效益下降,实际盈利在降低,没有办法只有裁员增效,也是企业自救的一种办法;建议不要用道德的眼光说企业裁员,太虚伪!
对于阿里的大裁员,被裁的人员心估计凉了半截,降薪找下一份工作是必然的,就是降薪以现在的就业大环境能否找到工作,也是大问题。
23年应届大学生就业行情一般般,很多准毕业生实际还没有找到工作。阿里这个时候大裁员,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相当大,间接压缩了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大学生就业难度再次提升。
能在阿里公司上班的人,基本都是名校的研究生,最近几年本科学历被录用的已经很少了,部分双非学校的研究生还有机会;录用者都是最近几年热门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
阿里的“优化”,对高考志愿填报的走向,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以前大厂喜欢的热门专业,考生还能填吗?这个确实需要家长与考生再思考一下了,就业行情确实一般般,有必要去赌四年乃至七年后的工作环境吗?
企业为了生存,优化员工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校园招聘的名额肯定也会被大幅压缩的,虽然有招人,hr可能都挑花眼了,才会网罗几个本届毕业生中的大牛走,普通学生就业机会很少,这是对大学生就业最大的打击。
社会就业,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与阿里这帮职场老油条比,有什么优势呢?人家有技术与经验的优势,大学生在他们面前就是菜鸟,没有政策倾向,企业一般懒得要大学生的。
笔者观点
阿里巴巴集团的裁员,可以说是今年就业市场的一记闷棍了,把很多求职的人打懵了。阿里大幅优化可能只是开始,其他的企业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跟随是迟早的事情。
职场中的朋友,在可接受的底线范围内,适当降薪建议接受。有一份工作晚上睡觉踏实,被“优化”了,下一份工作在哪里还不知道。就是找到新工作,肯定也没有现在的待遇高,实际也是降薪了。
未就业的大学生们,要适当调低就业的预期。阿里大裁员可见就业大环境有多差,能就业的先去就业吧,待遇低了可以慢慢调,总比无法就业在家啃老好很多。认清就业大环境,先就业再谈发展;高考能力一般的同学,切忌盲目追热,现在的热门专业,不代表就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