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前呼后拥现身雄安的原因曝光
5月10日,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突然视察频传“烂尾”的雄安新区,分析指出, 除了带同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新任总理李强亦罕见陪同,视察期间,习近平一再强调自己拍板建设雄安新区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有分析指出,习近平以“一尊”地位率习家军去抢救已“烂尾”的形象工程,也说明了党内杂音多,有人质疑他。
综合报道,作为习亲自敲定的“千年大计”,雄安被党媒吹捧为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官方还称要斥资30万亿元人民币“打造一座未来之城”。但是,过去几年雄安新区烂尾一说频传,至2023年1月,总投资超过8千亿元人民币的“雄安新区”房产价格不断下跌,号称亚洲最大的雄安高铁火车站杂草丛生,客流惨淡,这项由习亲自推动的“千年大计”已经被外界视为中国第一大“鬼城”。
美国华裔经济学者李恒青分析指出,习近平这个时候急着跑到雄安表态透露一个信息,就是党内杂音多,有人质疑他,说雄安新区烂尾了。前段时间这些消息披露出来,现在习被逼无奈要去雄安,还专门看了火车站的建设情况,就是试图打脸质疑他的人。外界关注,上任中共总理李克强罕有与习近平共同出巡,亦未曾一起考察雄安,今次李强则陪同习近平赴雄安。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分析指出,包括李强在内这次陪同习近平视察的高级官员队伍庞大,这些人都是他的跟班,纯粹“习家军”,他叫谁,谁随时都要听命,外界看来好像动员很庞大,但其实他把这些人看成是他的马仔,反映他的雄心壮志,要做出结果来,主要给党内一个讯号,“不惜任何代价,我需要把雄安新区搞起来”,是很荒唐的,属于一个政治意图,做这个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据官媒报道,继首批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和医院项目向雄安新区“疏解”,习近平在最新讲话中催促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以及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转移。冯崇义指出,正是因为人们不去,习近平只好强制让北京的很多国有机构迁过去。李恒青则认为,这种搬迁是政治任务,就是习近平面子问题。让北京的高校在雄安搞个分校,央企去设一个办公机构。
今年初以来,官媒密集报道雄安新区工程“复工”的消息。冯崇义分析指出,中共对雄安新区做了很多宣传,投入也很大。如果要变成一个典型的烂尾工程,习很没面子,所以这次要集举国之力,重新投入,把雄安搞活起来。但这是劳民伤财,根本不可能达到他原来设想的目标。李恒青认为,只要中共政权还挺着,它继续投钱下去,这个游戏还在继续玩,直到中共没钱了,就彻底烂尾了。因为这是他的面子工程,只要习近平在位,雄安一定会建,只是花的钱不值得。据报道,早在2021年7月29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北雄安新区条例》,雄安新区当时就已从中共国家级项目被降为省级项目。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习近平这次率领3个常委出巡,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试图展现出中共党内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