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话筒之风不可长
----评论最近发生的中学生抢话筒事件
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事件,就是一位安徽省庐江中学生冲上讲台抢了老师的话筒。事件梗概是这样的,一位陈姓老师在大礼堂的舞台上演讲,大概是发表了金钱至上的言论,一位学生对这种观点大不赞同,于是冲上舞台,从老师手中抢夺话筒,高喊了几句爱国口号。台下学生一片叫好。
可以想象,事件下面的评论二极化,有批评学生的,更多是指责老师讲课内容不恰当,支持学生冲讲台的。笔者的观点非常明确,学生绝对不可以抢话筒,冲到舞台上胡言乱语。任何以老师讲话内容不恰当为由,支持学生抢话筒,都是误导学生,破坏本来就已非常脆弱的社会秩序,这种纵容,会带来及其严重的社会后果。
此风不可长。此风贻害无穷。
笔者之所以做出这个结论,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原理:言论自由,文责自负。言论自由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保护。假如言论自由不能得到保障,最后失去自由的是全体国民,甚至是政府高官,比如文革时期的刘少奇。
抢话筒之风绝对不可助长,假如听众认为讲内容不妥为由可以抢话筒,这个世界就乱套了。
此事细思极恐,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无论如何人的观点,都会有不同意见,假如以此为由便上台抢话筒,没有人再敢上台讲话了。总统也不能把话说完,比如美国总统,支持率也不过50%,一半的人都不赞成其施政纲领。假如总统每次讲话,下面一半的人都不满意,冲上来抢夺话筒,把总统赶下台,这个世界还有王法码?
有人会问,假如台上讲话的人胡言乱语,难道就不能打断他吗?答案是不能。因为,言者无罪,任何人都是文责自负,每个人讲话都要为其内容负责。必须要假定,学校邀请主讲嘉宾来学校上课,理论上是经过认真筛选,立题与内容都是经过学校认可的。反过来,抢话筒的学生,其发言资质尚未受到校方以及社会的认可与授权,因此没有上台发言的资格,无论他的发言是如何的正确。试想一下,那个学生义愤填膺地冲上讲台,在毫无准备,并且热血上头的情况下短短几句话,能传递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呢?不能因为他喊几句正确的口号就判定其讲话的资格。正确的口号基本上毫无价值。假如主讲人在台上借题发挥,胡说八道,他也是文责自负,事后可以追究其责任,包括刑事责任。
唯一需要禁止的是学生上台抢夺话筒。因为老师只是语言,而没有行动,他没有构成对社会的实质危害。内容错误,总是可以事后追责。而学生冲上讲台,实质上已经构成了扰乱社会秩序的错误行动,乃至罪行,绝对不能允许。
抢话筒的危害在于,开了这个口子,就等于给学生一种默许,只要一个学生自我觉得有必要,便可采取他所认为的合理行动。老师讲什么都不可能绝对正确,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比老师更加准确更高尚的言语。比如,文革时期,一个老师说毛主席可以活一千岁,已经把毛的寿命无限延长了,结果这个老师还是被抓,因为当时人们认为毛主席“万岁”,这个老师是在诅咒毛主席早死。在一个荒唐的时代,什么荒唐的事都有可能。今天,我们又见证了一个荒唐的时代。
都说中国世风日下,学生抢话筒这就是一个破口。
从常识判断,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师,其社会判断力大概率强于一个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因此,抢话筒之风不可长。可以预见,此事件以及舆论的错误引导,更加压缩了教师们本已异常狭窄的言论空间,每每想到学生会随时冲上讲台,任何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哪个会不噤若寒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