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直击乌人抗俄,超震撼

 
杨青 | 世界日报 |2023-02-19        
 
 
北加州阿拉米达县府退休职员宁戚2022年5月前往乌克兰首都基辅访问,在俄乌战争的风口浪尖度过不寻常的十天。宁戚表示,短短十天的战场见闻充满恐怖,十分震撼,其中三件事给他留下最深印象。
 
乌克兰人的沉默,对战争苦难的接受,以及民众对政府的高度支持。宁先生说,他在基辅火车站准备购买火车票时,正好遇到宵禁,周围一片黑暗,售票台前两盏暗灯,没有人售票,周围将近200人,全在安静等候。懂英文的人向来客解释,宵禁当中不售票,得等,可能几个小时。整个过程没有听到任何人抱怨、愤怒和抗议,每个人都沉默著。直到一个半小时宵禁接触,大家从容不迫重新排队购票,秩序井然。
 
 
严阵以待的基辅市政厅。
 
哈尔科夫大学门前的三位诺贝尔奖得主雕像仍在。
 
宁先生说,乌克兰军人的英武帅气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前往前线时被四个战士拦住,通过翻译表示自己是受邀前往前线采访的记者。他向一位士官解释,自己是受邀采访乌克兰最大的大学的。士官突然将他的手机打开,问他为什么记录战地军事装备,要求马上删除,并且询问邀请人出处,最后电话直接打给邀请人。「听得出这位士官对发出邀请的基辅市长顾问进行了斥责」。但士官最后也让他感觉特别有人情味。放行他前往前线看看,但叮嘱自己注意安全。最后司机一路驱车开往前线,遗憾中途临危变卦,半途折回。宁先生表示,在乌克兰处处看到斗志昂扬的军人和崭新的武器装备,很难与处处可见的废墟连起来。
 
 
空袭警报响起后来的基辅火车站。
 
返回乌克兰的难民列车,几乎全是老年妇女。
 
基辅的城市规画和地下通道也让人印象深刻。宁先生表示,他所见到的基辅的地下通道就像是另外一座城市,所有的地下通道几乎都是商店,几十个接口店店相连,「感觉这里就是俄国人的坟场,如果要攻进来,几乎可以说是有来无回」。
 
 
五年前从阿拉米达县府社会福利局退休的宁戚,在俄乌战争开始的第一时间两度向乌克兰驻旧金山领事馆捐款。去年5月,只身前往乌克兰。到基辅后,他准备到哈尔科夫大学访问,考虑到身上携带1万多元不安全,决定将部分资金捐给基辅市府,最后辗转将5000元捐给了基辅未来基金会。
 
哈尔科夫被炸坏的居民楼。
 
他表示,乌克兰人民的团结和对战争的忍耐和顽强让他感动。当地处处废墟,很多著名建筑虽然没有倒塌,但内部已全部损坏,晚上战车轰鸣,但居民却很安静。因为宵禁,很多居民晚上没有晚餐,早上也没有早餐,中午可以看到大排长龙的难民领取午餐,井然有序。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