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门事件[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跳到搜索
建国门事件
位置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
日期 1994年9月20日
上午(UTC+8
目标 建国门外的路人(无差别杀人)
武器 81式自动步枪
死亡 至少24人(包括犯人本人)
受伤 30-80人(可能更多)
主谋 田明建
防守者 北京市公安局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第一、二总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

建国门事件,又称9·20事件田明建事件,是1994年9月20日上午发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建国门外的一场枪击命案。[1]该案造成4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军人、17名平民及数目不详的武警公安民警死亡,凶手田明建最后被击毙。事件的发生时间正在国庆四十五周年的前十天,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当年的国庆讲话包括了“我国一些地方社会治安还有许多问题”的话。[2]

起因[编辑]

田明建(1964年9月20日出生)是北京郊区通县北京卫戍区警卫第三师[3][4]军事基地的一名中尉。1981年入伍,曾被选送西安陆军学院进修[4]。1988年因出色的军事素质被调入北京卫戍区任职[4]。他在军队服役十多年,最初是一名神枪手,在军事技术领域非常熟练。

田明建在团司令部任参谋一职,本深受上司赏识,且善于处理上下级关系、时常为下属战士帮忙并收取好处[4][3]。但有一次其下属某战士重礼求助,事情却未能如期办成于是一气之下曝光了田明建受贿的事实,田因此被下放连队任副连长[3][4]

官方调查称:在连队期间,一士兵请假探亲未被田批准,该兵认为是自己与田关系不好导致,于是与田发生冲突,遭田拳打脚踢[3][4][5]。由于军纪严禁殴打战士,田被停职反省。田对此决定不满,认为该兵不服纪律在先,因而与营级领导起冲突。营级上报所属团,团级领导支持营的决定。田与团级领导言语冲突,团领导在冲突中放话说要田收拾盖铺回家种地[5][4][3]

有中国大陆境外媒体称:田明建已婚,有一个女儿。但他来自河南省的农村地区,那里传统价值观强调生男孩,于是田偷偷计划要一个儿子,其妻子已怀孕7个月。在发生在冲突后,军队政委通过拆封查看田的家信得知其二胎计划,于是团部通知地方计生办[3]。计生办将其妻带走去乡里执行了强制引产[4]。在手术中其妻子及腹中7个月大的胎儿均告死亡,胎儿后来检查发现是个男孩。[6][7]

网络上也有人自称是田明建邻县人,坚称没有计划生育什么事,田妻并未死,认为所谓因为计划生育田明建走上绝路的提法只不过是国外媒体对中国的习惯性抹黑。[8]

过程[编辑]

9月19日,田明建请仓库保管员吃饭借机取得钥匙取出新列装部队的八一式步枪和6匣子弹[4]并藏匿于检阅台椅子下面,同时告知老乡战友在次日出操时听到田的卧倒口令后即卧倒[4][5]

次日,驻守在通县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第3师12团中尉副连长田明建在出操时突然喊卧倒。随即多数战士立即卧倒,唯在例行视察的团政委等未及躲避,遭田举枪击毙。营区因无人持枪武装而大乱,战士四处躲藏,田趁乱在击杀首长和战友4人、击伤10人后逃出营区[3][4]。因不会开车,田携枪劫持一辆公路上驶过的北京212型吉普车,威胁司机开往天安门广场[3]。在建国门遇红灯时,司机把车撞向大树后试图逃逸,被田明建一枪击毙。

当时,北京的几个区均被封锁,军警赶到现场,被田明建的短点射压制,双方在城市道路两侧激烈交火,据称有多达7名武警公安民警在交火中死亡。在交火过程中,一辆44路公交车驶进了交火区域,司机在惊慌中将车辆停在了长安街中心的交火区域中,子弹穿过车皮,结果造成了车上乘客的重大伤亡。另外,有多名路过的平民在交火过程中被打死打伤,包括驾车经过的伊朗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优素福·穆罕默德·皮什科纳里(Yousef Mohammadi Pishknari)和他9岁的儿子,另有两子受伤。有报道称田在弹药快要耗尽的情况下试图往雅宝路市场方向逃跑时,被进入使馆区高楼的同部队的狙击手从背后击毙,该狙击手受二等功但次年因精神疾病退役。[9][10][11]一说田在弹药耗尽时用最后的部分子弹自杀[4][12][13]。北京市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统计总死伤75人。[14]

在交战中,田明建体现了野战部队单兵素质,使用了低姿态快速前进、寻找掩体和单手换弹匣等单兵技巧。[3][4]而前线的民警和武警则暴露了缺乏枪战常识和训练、没有统一口令和指挥等问题[5][3]。而受影响的第3师在匆忙集合发放武器(部分武器仍有油封)又耗时间调查田的路线,到达现场时为时已晚[3]

新闻报道[编辑]

最先加拿大电视台报道,北京建国门外使馆区附近发生枪战。中国政府在得知事件发生后,立即关闭了电视卫星传播,禁止各国记者进驻现场采访。由于枪战就发生在加拿大的外交公寓下面,因此他们得以抢在禁令之前转播了现场实况。因伊朗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及其子死亡,伊朗政府向中国提出抗议。[15]

事件发生当天,新华社即发出了一条百余字的新闻,该新闻当晚刊登于《北京晚报》上。[16]新华社称,田明建在大使馆区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楼下向平民射击,导致17位平民死亡,包括伊朗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优素福·穆罕默德·皮什科纳里与其子。[15]

当时外电有报道称,此事件肇因于中国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该军官的妻子因避免生育罚款、进行人工流产,而造成了母子双亡的悲剧。[6][7]

调查[编辑]

事件发生后,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震乘车赶到了建国门出事现场,此时田明建已被击毙。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也赶到了出事现场。此后,张震、于永波等人一同到医院看望了伤员,并亲自到部队调查情况。[1] 当局称田明建是“驻京郊某部的一名连长”,他平时对战士随意打骂,还曾为了升职而向团部领导送礼。他在安排战士回家探亲时因办事不公,与手下的一名战士发生了矛盾,田明建不但打了该战士,又召开了连队军人大会,讨论并表决开除该战士党籍。上级机关得知后,决定派工作组到该连整顿。与此同时,收受过田明建所送礼品的团领导托人退回了该礼品。田明建遂认为升迁无望,便决意报复,先在营区内行凶,后劫持车辆前往市区,在建国门行凶。[1]

张震还了解到,该连长所在部队的领导曾认为他敢于管理,还把他所在连队评为“队列管理模范连”,事发前不久还在该连队召开了现场会。张震认为,建国门事件反映了该部队在“党的建设、干部任用、思想教育、训练管理、基层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同时,该事件也说明该部队在“工作指导思想、领导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张震说:“发生这个案件绝非偶然,是长期积累的多方面矛盾的综合性暴露。”张震对事件善后提出了要求,并初步总结了若干条教训。[1]

该事件也惊动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张震事后同江泽民谈及该事件时“还深深感到内疚、自责”。他表示,发生这样严重的问题,作为军委领导成员之一,他的工作没有做好。这个事件给他敲响了警钟。军委对此作了认真分析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工作的措施,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1]

影响[编辑]

该事件对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在此后的工作中,张震按照江泽民的要求,针对部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它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着重抓好爱国奉献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尊干爱兵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并进一步把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永保人民军队本色。”[1]

当年年仅25岁的警员郑勇,从警前为射击运动员,曾参加多种现场处置,可称“老枪”了。谈到“9·20”枪战,他心有余悸地说:“当时现场很混乱,各部都用嘴喊,田犯原是部队军事尖子,他的八一式半自动步枪打的都是短连发,精度点射,从通县到建国门,他一人就枪杀了15人,还有轻重伤20余人。咱们有的民警大大咧咧地站、蹲在灌木、车门后隐蔽;有的扣住扳机不撒手,带的子弹一下就打光了,对这样一个人束手无策,最后还是田明建部队的狙击手将田犯击毙。”

在军事技术方面,该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有:

  • 双方均趴在路边草丛中,侦察兵、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防暴队和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武警挤成一团,各喊各的,均用口头明语联络,没有手语,场面较为混乱。[17]
  • 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民警曹付昆头戴钢盔伸出头察看时,钢盔被7.62mm口径步枪子弹击穿,脑颅遭受重创而死亡。[18]
  • 当时没有一个建制有子弹,特务连的子弹还要去特定地点取。在此事件后全军建制团都设立一个战斗班,24小时待机处理突发事件,配发子弹。[19]

其他[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跳转至:1.0 1.1 1.2 1.3 1.4 1.5 凌辉,在军委副主席岗位上的张震上将,湘潮2005年第1期
  2. ^ 199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02月16日。
  3. 跳转至: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廖康. 田明建:九二零建国门枪击案 | 廖康文集[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中文(中国大陆)).
  4. 跳转至: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先杀4名军官,又与我军3000人激战,到底经历什么让其秒变悍匪?-搜狐新闻. m.k.sohu.com.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5. 跳转至:5.0 5.1 5.2 5.3 悍匪田明建案件回顾:因愿望破灭而蓄意报复,持枪造成惨案!_腾讯新闻. new.qq.com.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6. 跳转至:6.0 6.1 Moody, Peter R.: China Documents Annu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ademic International Press, 1994.
  7. 跳转至:7.0 7.1 BBC 引述 Information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201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because his wife was forced to have an abortion and died”.
  8. ^ 荏苒. 计划生育引发的惨案?北京建国门枪击事件揭秘. 多维新闻. 2018-03-14 [2021-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
  9. ^ Police Identify Gunman as Member of Chinese Army. The Seattle Times. 1994-09-21 [202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10. ^ Details surface on Chinese officer's shooting spre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94-09-24 [202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11. ^ Ex-Chinese military officers protest over "work, life issues". BBC. 2008-07-09 [202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12. ^ 建国门枪战案现场图片,田明建是自杀还是被狙击手打死的_北京大爷网. www.beijingdaye.com.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13. ^ 田明建:先杀4名军官,又与我军3000人激战,最后为何举枪自杀. xw.qq.com. [202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中文(简体)).
  14. ^ 人民网. 发展法医事业有新路 ———访北京市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主任任嘉诚[201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1-26).
  15. 跳转至:15.0 15.1 Chinese gunman was an officer in the army. The Victoria Advocate (Google News Archive). 1994-09-22: 13 [201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6).
  16. ^ 一九九四年北京建国门事件解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报道周刊 2008年08月16日。
  17. ^ 兵器2001年第1-12期,第30页
  18. ^ 前哨 2009年第215-220期,第129页
  19. ^ 李明,中共秘密档案,香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4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