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俄乌战争爆发。
资深战地记者卢宇光,冒着连天战火,深入一线报道。
当俄军集结重兵,进攻马里乌波尔前,正在采访的卢宇光语出惊人,对即将出征的士兵说:“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国记者,祝俄军早日胜利!”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反应最为激烈的是西方媒体,为此特意推出了一则报道:《这个中国人是谁?》把矛头对准了卢宇光,甚至要求凤凰卫视将其开除。
作为报道新闻的记者,本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作为资深战地记者的卢宇光,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呢?
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1999年,俄罗斯。
中国战地记者卢宇光,顺利结束了当天的采访。在赶往驻地的路上,他的心情分外轻松。
此时,车上正播放着俄罗斯的经典歌曲《喀秋莎》。卢宇光和负责保护他的俄罗斯特种兵马克西姆,不由自主得跟着旋律哼唱起来。
突然,车子前轮胎颠簸了一下,接着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身经百战的马克西姆立马意识到了危险——车子压到了车臣武装分子的地雷。
电光火石之际,马克西姆下意识地扑向身旁的卢宇光,并用自己的身体牢牢地护住了他。
巨大的爆炸声过后,卢宇光才回过神儿来。
他小心翼翼地推开马克西姆,发现对方的防弹衣已经被炸开。后背上有一个巨大的伤口,碎玻璃、小铁片扎在他的肌肤上,整个后背血肉模糊,令人不敢直视。
马克西姆微微呻吟了一声,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对他说:“卢,拜托你照顾好我的妻子和孩子,拜托了。”
话音未落,马克西姆的头就软软地垂了下去。卢宇光抱着战友,在悲痛中,感受着他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变凉……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何况,马克西姆对自己,是比天高、比海深的救命之恩。
卢宇光暗暗发誓,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一定会完成马克西姆的遗愿,将他的妻儿照顾好。
处理好马克西姆的身后事,卢宇光立即把手头的工作,和同事做了简单的交接。
通过社会各界的帮助,他辗转找到了马克西姆的妻子玛丽娜工作的地方。
在见到马克西姆的妻子玛丽娜和儿子基尼斯的那一刻,卢宇光的内心充满了歉疚。
车臣危机持续多年,局势动荡不安,正在服役的马克西姆常年驻守在战场上。
妻子玛丽娜既要上班,又要照顾1岁的基尼斯,非常辛苦。
如今,马克西姆牺牲了,这对孤儿寡母的日子也越发艰难。
看着哀伤憔悴的玛丽娜,还有嗷嗷待哺的小基尼斯,卢宇光心如刀绞。他决定暂时留下来,全力照顾好恩人的妻儿。
随着卢宇光在俄罗斯待的时间越来越长,玛丽娜和基尼斯越来越离不开他。
作为一个女人,在人生最无助脆弱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男人来到她身边,帮助她、爱护她。
可以说,卢宇光就是玛丽娜灰暗世界里的一束光。
随着相处日久,对于坚强而又美丽的玛丽娜,卢宇光在愧疚之余,渐渐夹杂了怜爱之情。
尤其是看到年幼的基尼斯对自己格外依赖,卢宇光最终下定决心,永远留在玛丽娜母子身边,照顾他们一生一世。
很快,卢宇光与玛丽娜走到了一起。他们举行了婚礼,正式组建了一个新家庭。
婚后,卢宇光和玛丽娜夫妻恩爱,生活非常幸福。玛丽娜很快生下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儿,取名为卢丽娜。
对于卢宇光来说,这段跨国婚姻,是把人世间的恩情、道义、责任和爱,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希望自己能够带着马克西姆的嘱托,和玛丽娜、基尼、卢丽娜,一家四口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
中国战地记者卢宇光,娶了救命恩人的遗孀:他托我照顾妻儿|玛丽娜|马克西姆|车臣_网易订阅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