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一行僧人等都编纂过历法(日历),但用了若干年后都失准了。老祖宗留下的历法会不准?春夏秋冬、24节气乱了?是的,老祖宗的智慧也只能如此。到了明末,一直沿用的郭守敬历法也屡屡出错,当崇祯让钦天监官员重修历法时,他们傻了眼,不会编,借口是“我们无法超过祖宗的智慧”。本来糊里糊涂地过日子也未尝不可,但无奈古中国是农业国,牵扯到春耕播种。何时开始播种?这是个大问题!皇帝这天还要装模作样的扶犁耕种。错了十来天时间,可要影响当年的农业收成。崇祯只好转向洋人。
德国科隆人汤若望(这是他的汉语名字)1623年第一次到北京时,就接连成功预报出两次月食,并写出如何测算日食、月食的书《交食说》,印刷后分赠官员与朝廷。多说一句,在汤若望之前,利玛窦在南昌居住时已经成功预报过一次日食,1596/9/22。
在晚年徐光启的力荐下,1630年(崇祯三年)汤若望和意大利人罗雅谷来到北京(这是汤第二次来北京),接替故去的德国人邓玉函继续修订失准的历法。汤若望按照第谷的宇宙模型重编历法。第谷模型是改良版的地心说,即地球是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太阳又带着行星绕地球转。第谷模型比用了千年的托勒密模型先进,当然编出的历法更精确,24节气也更准。汤若望还是引入望远镜的第一人。其实,1619年,开普勒在欧洲发表了其第三定律,与早些时候发表的两个定律一起确定了日心说,而且数学量化了行星运行、轨道长半轴与绕日周期(年)的关系。但汤若望1618年就离开葡萄牙前往澳门、大明内地,应该不会知道开普勒定律。即使知道,也不会那么早就承认日心说,毕竟他是天主教传教士。三年后,徐光启病逝于北京,没等到新历法诞生。1634年12月,新历法完成,被命名为《崇祯历书》,还未来得及实施,大明灭亡。
(汤若望在华传教47年,官至一品,一生没有再回欧洲家乡,葬于北京。为纪念他,北京和科隆结为友好城市)
清军入关后,汤若望转而服务于大清,汤若望因又准确预报出日食而得到多尔衮和顺治帝的信任,被任命为大清首任钦天监监正(相当于国立天文台台长)。顺治帝将《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又称《时宪历》,1645年颁行。1660年比利时人南怀仁受召来到北京,协助其教父汤若望在钦天监的工作。
1661年顺治早逝时,康熙才8岁,鳌拜当政。大清天文界进入暗黑时刻。鳌拜反对西洋学说,钦天监官员杨光先在数学方面小胜了一下汤若望,进而诬告,说汤若望等传教士的西洋历法吉时凶时倒置、邪说惑众、潜谋造反。也就是说荣亲王、董鄂妃病故,甚至顺治帝的早逝都与西洋历法有关。西洋新历被鳌拜废除,恢复老历。1664年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被判凌迟处死,此时汤已经73岁,重病缠身、久已瘫痪、言语不清,连申辩也只能靠南怀仁代言。杨光先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这时夜空出现了被古人视为不祥的彗星,1665年4月16日北京大地震,羁押传教士的监狱遭到破坏,皇宫也受损,“且一连地震三日,人皆露宿,惴惴不安”,皇宫又发生火灾。这一连串的凶相确实吓傻了当权者。随后,一向信任汤若望的孝庄太皇太后降下懿旨,大赦了已经老迈的汤若望,其他传教士也得到赦免,但钦天监的李祖白、宋可成等5人还是遭到处死。汤若望被释放出狱,狱中他身体受到严重摧残,一年后,1666年病故于北京。后来,全国的传教士除少数人(包括南怀仁)留京外,其余都被押至广州圈禁。
1669年,16岁的康熙擒拿鳌拜后亲政。南怀仁积极为师父的“历狱”案申诉,康熙也有意平反,同时大家也发现了老历中1670年就有一些严重错误。
康熙让南怀仁、杨光先公开竞争,以证明西洋历法和本土历法的正确性,如未来某时晷针影子的长度、未来某时太阳、行星的位置、未来发生月食的准确时间,并让大臣们去验证。这里注意一下,能预报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看到日食月食后做个记录,有着本质不同、云泥之别。南怀仁现在有最新的鲁道夫星表和望远镜帮手,测算结果完胜了杨光先。南怀仁还指出,杨光先不懂节气,历法中一年出现两次春分、两次秋分,非常荒谬。
本质上,节气只与是公历(罗马历、阳历)相关、与传统的阴历风马牛豪不相关。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24节气都固定在具体的公历日期中,如清明都在每年的4月5日或6日,因为2月份天数有变,有的年是28天、有的是29天。大寒都在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而传统节日,如中秋、端午、新年春节都固定不上公历日期。
惨败后的杨光先只会重弹其老调“宁可使大清无好历法,不可使大清有洋人”。康熙没有买他账,杨光先先得到他整传教士的相同处罚~死刑,后改为流放。南怀仁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重新启用《时宪历》。南怀仁后来成了康熙的良师益友,经常应康熙要求,向他传授几何、哲学、音乐知识。
(南怀仁纪念邮票,他1688年逝于北京、也葬于北京)
辛亥革命后,1912年,民国启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罗马历、阳历)。原先的《时宪历》被改称为夏历或农历。用公历1月1日为新年开始,原来的新年改名叫“春节”,民国为了破除旧风俗、旧历法,一度还禁止过春节。
实际上早在1619年,开普勒在未用望远镜时就发表了三定律,确定日心说,节气就稀松平常了。把地球绕太阳轨道平分为12,就成了12节气;平分为24,就是24节气;平分为36,就成了36节气...可以人为地随意平分,48节气...很高深吗?(本文是科普文,不讨论平气、定气的细节)。
所以,古代中国人看到的是事物(节气)的现象,古代西方人看到了事物的本质。现代的中国人(比如读者)看到了什么?
(徐 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