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上限不断提高, 但谁都知道这是不可持续的。
美国如果真爆发了债务危机, 没有资产是安全的
所有跟帖:
•
其实中国政府还是被西方经济学迷惑了。美元资产暴跌,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就爆涨啊。美元上的损失和人民币上的增值没法比。
-ROUTARD-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0:04:37
•
比特币值得投资,尤其是美元地位面临威胁时。很多人会选择中性比特币,而不是人民币欧元等等,因为后者面临同样问题,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0:15:32
•
只是政府的危机。对老百姓来说很简单,生产力资源还在就是安全的。
-BeyondWind-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0:21:11
•
关键是生产力资源已经不在了,经过几十年外包作业,连药物医疗器材都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0:51:30
•
债务是资本和权贵再分配,贪吃的才有危机,损人不利己的更是自己作死。
-BeyondWind-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0:56:04
•
没有老百姓权贵饭都吃不上。世界还是相对平衡的,如果权贵想要绑架老百姓重置建立新规则是最危险的。
-BeyondWind-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1:31:22
•
再说一遍,不可能!
-玻璃坊-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0:25:13
•
为何不可能?08年就发生过。那时中国还是美国的小迷弟,帮了一把,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0:48:10
•
第一,那次危机和国债毫无关系,而美国国债是世界最安全的港湾;第二,那次金融危机美国牺牲最大,如果美国不联合西方救市,整个
-玻璃坊-
♂
(131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4:12:09
•
08年证明了美国金融也需要拯救。当时靠发钱而且中国也帮买了几千亿债券。今天中国不买了,再发钱就引起通货膨胀,咋救?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4:59:09
•
08年持有美国大部分房贷的两房破产。在美财政部说服下,中国注入大量资金保住了两房债券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5:37:29
•
什么美国也需要拯救?是美国拯救了金融世界懂不懂?照您的说法天朝改开前世界还没法活了。您放心,脱钩了西方会更好
-玻璃坊-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6:12:44
•
随着债务和利率上升,很快利息就要占联邦预算的很大部分。而国债现在没有人买,只能靠Fed印钱,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0:57:31
•
只是一个数字的再平衡过程。以前的债务早都转化成实体资源了,平衡过程中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BeyondWind-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1:01:26
•
老百姓以前也有跟着赚便宜的时候,站在总体长期的角度,不算事。
-BeyondWind-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1:13:42
•
又错得离谱!二十年国债(TLT)比去年的低点已经涨了近20%,说明买的人很多。Fed近期在QT(减少流通中的美元)
--非圣--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2:00:11
•
国债涨跌更多和当前和预期利率有关。对30年固定利率国债,预期将来利率高了,债券价格就会跌,反之就会涨,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2:18:43
•
美国国债现在除了fed 没有其他人买,流动性下降,这是事实, 也是耶伦焦急的原因,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2:24:01
•
耶伦焦急的原因,是国债上限已到,不能多卖,而不是没有人买。
--非圣--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2:32:27
•
两方面都有。关于美国国债有没人买这件事, 网上权威媒体有很多报道,自己去做做功课再来发言,
-大洋bridge-
♂
(0 bytes)
()
01/30/2023 postreply
13: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