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回顾 -出口新加坡的中国制造地铁被退回 中国制造遭质疑

友财网讯】-地铁作为中国“走出去”的重点项目,一直颇受人关注。但今天却接连传来噩耗,对“中车”影响不小。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消息,新加坡地铁采购的26列中国制造的新列车因车身有部位出现裂痕,分批退回给中国厂商更换,这是当地第一次有大批列车退货的情况,也是“中车”的第一次。

据报道,这批列车是在2011年从中国青岛运抵新加坡,新加坡地铁有限公司(英文缩写SMRT)工程人员在2013年进行例常检查时发现,列车在衔接车身与转向架的部位出现裂痕。为安全起见,新加坡当局于是把这些列车退回给中国厂商,由于它们还有保用期,厂商有义务免费更换车身。

这些列车已在过去三年分批运回青岛厂房,目前不清楚还有多少列车未退回。SMRT受询时只透露,所有列车的车身将在2023年之前完成更换。

SMRT地铁执行董事李遴伟说:“为确保列车任何时候都可安全载客,我们一直密切观察裂痕,陆交局和制造商每个月也定期进行安全评估,才安排列车载客。”

新加坡陆交局强调,出现瑕疵的列车不会影响列车系统的安全性。

陆交局在2009年斥资3亿6800万元,向日本川崎(Kawasaki)重工业公司和中国南车四方机车组成的合资企业添购22列列车,以提供更频密的列车服务。第一批运抵的列车已从2011年5月底开始投入服务,第二批则是在2013年起到位。新加坡当地媒体报道称,这些列车在2011年投入服务后不断出现问题,包括乘客座椅旁的玻璃曾因施工不良而多次破裂;列车的电池也曾在维修期间爆炸,厂商之后改用德国制造电池。

受访的学者和乘客表示,这次事件将让人质疑中国列车的可靠性,也担心会影响列车服务趟次。除了南北与东西线,滨海市区线的列车也是在中国生产。

研究交通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德纮博士指出,发丝般的裂痕表面上看似轻微,但“这种裂痕可能会恶化,演变成突发性的断裂”。

针对报道的这些“问题”,SMRT和陆交局昨天受询时未给予回应。

无独有偶的是,上述提到的青岛四方也是港铁列车的供应商。2012年3月,原中国南车在港铁国际招标中,以人民币13.6亿元中标9列350公里动车组合同,该合同也被原中国南车看做是中国高铁车辆出口第一单。2015年7月港铁再次向中国中车采购93列、744辆地铁列车,金额约6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两批订单车辆均由中国中车青岛四方负责生产。

香港的英文媒体FactWire曾称,上述型号列车曾多次玻璃碎裂,车体中的一些结构性零件被发现有裂纹。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还强调:“会以确保列车品质为首要任务,亦有严谨的品质监管制度,港铁会在中国中车派驻人员监督整个制造和组装过程,确保列车品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