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外长对俄强调“三不”,俄罗斯人忧心忡忡:中国不挺俄了咋办
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下,亚太方向上的安全局势正不断恶化。对此,俄罗斯也是高度警惕,但从该国学界的态度来看,俄方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远东地区的安危,而是中国会在战略层面上与俄罗斯疏远。
据塔斯社报道,日前,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马斯洛夫表示,美国正计划在中国周边引发一场类似乌克兰冲突的地缘危机,让中国卷入其中。在亚欧两个方向上各形成一个冲突漩涡后,美国将再次“置身事外”,坐收渔翁之利。马斯洛夫担心,美国将通过这种方式,迫使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从近日的一系列事件来看,俄学界作出这一判断,有两个原因。
首先,便是中国周边的安全局势确实在恶化。新一次美日2+2会晤刚刚结束,两国在会后的联合声明中,对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演训指手画脚。美国务卿布林肯甚至直接表示,美方希望维持并强化现状,反对任何一方改变台海局势,刻意忽略了此轮台海局势恶化,是美国宣布要大幅增加对台军援所导致的。除了台海方向,中印、南海以及朝鲜半岛方向的局势也持续紧张。
图注:美日刚刚进行了又一次外长、防长2+2会谈
其次,便是在近日的中俄外长通话中,新任中国外长秦刚没有再提此前中方曾多次说过的中俄合作三个“无上限”,而是特意强调了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我国在外交辞令上的明显变化,使得俄学界认为,中国正在转变对俄外交思路。
但从中美以及中俄关系发展的实际情况上说,俄罗斯方面似乎有点紧张过度了。要知道,在美国人眼中,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实力都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早已超越日薄西山的俄罗斯,成为了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最近几届美国政府在亚太方向上的动作一直不比在欧洲方向上要少。因此,中国对于这种局势的变化,早有准备。
图注:秦刚外长不久前与俄外长拉夫罗夫通了电话
而真正促使我国强调中俄关系基础的,其实是俄罗斯自身。在俄乌冲突持续多日后,普京政府现在似乎想要让中俄乃至整个上合组织之间的合作,延伸到俄乌冲突上,让中国等国家能够为俄方提供一些直接的支持。去年12月,普京就在一次我国防长参加的会议上暗示,希望加强与我国在军贸等领域的合作,为俄军获得先进装备。
此外,我们必须清楚,马斯洛夫所谓“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的说法,其实存在着根本性错误。在俄乌战争持续近1年后,俄学界现在说的“支持”,更多地是指“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支持俄罗斯”。但在乌克兰问题上,我国其实一直保持着中立,在希望国际社会听取俄方合理诉求的同时,也一直强调乌克兰的主权应当得到尊重。在与俄罗斯保持正常交流的同时,我国与乌克兰的往来也没有中断,不久前就有三艘运粮船从乌克兰启程前往我国。
图注:中国与乌克兰之间的粮食贸易已经恢复,这也是中乌此前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个领域
“中国支持俄罗斯”的论调,其实是西方舆论界在偷换概念,试图将中俄两国加强战略层面的合作,保持友好伙伴关系,曲解为中国支持普京政府攻打乌克兰,将原本俄乌之间的冲突,搞得好像是中俄与西方的全面对抗一样,以达到自己渲染阵营对抗氛围的目的。
当然,结合俄罗斯目前面临的外部局势来看,俄学界对秦刚外长的话感到警惕,并被西方舆论带偏,其实十分正常。毕竟,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合作,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图注:俄方现在困难重重
在俄方开始动用武力解决乌克兰问题后,俄方主导的集安组织内部就出现了反对声音,再加上因能源出口等问题出现的一系列纠纷。在集安组织内,现在只有白俄罗斯是完全站到俄罗斯背后的。
除了集安组织,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正在美俄之间“骑墙”;印度不断加强与美国在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变得不再牢靠,莫迪甚至没有前往莫斯科进行每年一次的印俄领导人会晤;伊朗、叙利亚等国虽与俄方保持着良好关系,但在经济等领域能够与俄方展开的合作有限。因此,中国其实是俄方唯一关系稳定向好,且在经济等诸多领域都有一定实力的伙伴国家。如果中国再在战略层面疏远俄方,俄罗斯的处境必将更加艰难。
图注: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已不像之前一样稳固
对于中俄关系的发展,我国其实早就给出了定论,那就是双方将在不结盟的前提之下,加强战略合作与互信。无论有没有俄乌冲突,以及美国在亚太方向上的兴风作浪,这个前提都不会轻易改变。
只要俄方能够认清这一事实,放弃将中国拖入俄乌冲突中的不切实际想法,中俄关系就不会受到影响。马斯洛夫等人的担忧就不会真的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