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運動」導致中國防疫轉彎 新華社萬字文認了?
「白紙運動」導致中國防疫轉彎 新華社萬字文認了?
中國8日起重開國門,新華社刊發萬餘字長文談「中國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紀實」,文中揭政策轉彎四原因,提及2022年11月下旬「一些群眾反映部分地區『靜默』管理、『層層加碼』等防控問題」等內容。有分析認為,似間接印證中國突鬆綁防疫與「白紙運動」有關。
新華社在題為「中國戰『疫』進入新階段──我國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紀實」的長文中,總結中國防疫政策大轉彎的原因大致包括:疲憊、焦慮、緊張等複雜情緒開始蔓延使防疫成本日益加大,病毒致病力減弱的特點愈來愈明顯,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的影響,以及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
文中指出,2023年1月8日,中國新冠疫情防控三年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回歸乙類管理,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然而,這場硬仗的複雜程度非同一般。一面是奧密克戎(Omicron)隱匿傳播,快速識別、追蹤和隔離的難度增加;一面是疫情三年,疲憊、焦慮、緊張等情緒蔓延,防疫成本日益加大。
文章說,面對新冠疫情,14億多人口的中國,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衛健委連續召開座談會,釋放明確信號:隨著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決定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
文章提到,2022年10月,國家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庫分析病例標本,研判奧密克戎BA.5亞分支已成為中國優勢流行毒株,但致病力與其他亞分支相比沒有明顯變化。且全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人數已超過總人口的90%,加上中國加速擴容醫療資源。為疫情防控策略調整創造了重要前提。
文中說,2022年11月下旬,一些群眾反映部分地區「靜默」管理、「層層加碼」等防控問題,引起高度關注。 中國新冠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更加有針對性地優化防控舉措。多地根據20條優化措施的精神,相繼宣布調整核酸檢測、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減少疫情防控給群眾帶來的不便。
文章說,2023年元旦期間,隨著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擴內需促消費系列政策逐步見效,多地復工復產速度加快,生活服務業有序恢復。「讓我們再加把勁,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