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現新變異病毒?醫護紛貼恐怖「白肺」照

来源: 三河匹夫 2022-12-26 13:55: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372 bytes)

中國出現新變異病毒?原始毒株重現? 醫護紛貼恐怖「白肺」照

  
中國醫護人員在微博爆料,染疫者被診斷出嚴重肺炎,甚至出現極端的「白肺」症狀。(圖擷取自微博)

中國醫護人員在微博爆料,染疫者被診斷出嚴重肺炎,甚至出現極端的「白肺」症狀。(圖擷取自微博)

2022/12/26 16:5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日前多名中國專家呼籲,由於Omicron主要侵襲上呼吸道,不大會進入肺部,死亡率降低,相當於季節性流感,已不適合稱為「新冠肺炎」,應改稱「新冠感冒」或其他名稱。不過,3年前武漢疫情爆發時的典型症狀「白肺」再度大量湧現。不少醫護人員紛紛貼出醫院拍下的照片,顯示有患者肺部已徹底纖維化,相當恐怖。

中國疫情大爆發,據信染疫和死亡人數飆升。連日來,大量民眾在微博爆料,染疫者被診斷出嚴重肺炎,甚至出現極端的「白肺」症狀。爆料者有醫護人員,也有死者家屬,還有為「白肺」患者求助的家人。武漢原始毒株是否重現,中國是否隱瞞新變種病毒,啟人疑竇。

所謂「白肺」,是指重症肺炎患者進行X光檢查時,肺部顯影呈現一大片白色。這意味著肺部已被炎症嚴重侵蝕,性命堪憂。

12月20日,中國經濟學家梅新育在微博發文說,中國知名左派學者胡鞍鋼的夫人剛剛宣布,她父親早上去世,新冠引發肺炎。患者在醫院做電腦斷層(CT)時肺已經白了1/4。

12月22日,一名網友在推特爆料說,北京一名患者住院一週,肺全白,呼吸衰竭而離世。

北京朝陽醫院曾姓醫生在微博發佈影片,記錄下一名70多歲老人肺部迅速白化的過程。據稱這名老人感染只有1天;河南醫生23日下午發文說,當天上午他有2個病人死亡,其中一例是大白肺;山東醫護人員也於同日在微博發文,稱一名患者的CT影像顯示「白肺」。

另有疑似醫院內部人士的對話紀錄顯示,這次的病毒裡面混有很多原始毒株,不知來源,所以出現了很多青壯年的「大白肺」。外界也質疑,中國是否隱瞞了新的變異毒株。

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12月20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在新聞發布會上自爆,近3個月以來,中國境內已經監測到130多個Omicron的亞分支,同時有50個亞分支爆發流行,包括BQ.1和XBB,其特點主要表現為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四川醫生在微博發佈病患的X光照。(圖擷取自微博)

四川醫生在微博發佈病患的X光照。(圖擷取自微博)

河南醫生公布「大白肺」病患的CT影像。(圖擷取自微博)

河南醫生公布「大白肺」病患的CT影像。(圖擷取自微博)

所有跟帖: 

这是啥专家?病毒又不是小两口有性生殖,怎么能结合?自身变异有可能 -天青水蓝- 给 天青水蓝 发送悄悄话 天青水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6/2022 postreply 14:03:37

被这里的“砖家”搞蒙了吧?呵呵 -万里飘- 给 万里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6/2022 postreply 14:23:14

谁告诉他们O不会攻击肺部的?O只是先攻击上呼吸道,然后再攻击身体其他器官 -cn_abcd- 给 cn_abcd 发送悄悄话 cn_abc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6/2022 postreply 14:00:22

有很多原始毒株?没做基因测序就能下如此结论?测序在一般医院里是做不了的。 -天青水蓝- 给 天青水蓝 发送悄悄话 天青水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6/2022 postreply 14:01:27

有原始毒株这种逻辑是讲不通的,纯粹瞎扯 -cn_abcd- 给 cn_abcd 发送悄悄话 cn_abc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6/2022 postreply 14:03:51

原版武汉病毒,印度病毒,英国病毒都一直存在。这个病毒从来没有消失过。以后也不会消失。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260 bytes) () 12/26/2022 postreply 14:33:4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