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前线人民的生命安危。今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图)

 

公众质疑

 

郑州曾投入巨资建设“海绵城市”,旨将这座城市打造成具有吸水、蓄水等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但一场暴雨似乎打破了这个神话。

 

许多公众在网络上质疑,官方预警暴雨是否及时,各个部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地铁有哪些相关备案,救援系统上的应急弹性是否不足,等等。

 

有中国媒体质疑官方没有及时做出地铁停运的决定,但没有得到政府回应。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郑州单日降雨量突破监测以来的历史极值,单小时降雨量超过日历史极值。近三天的降雨量接近常年一年的雨量。

 

在郑州经营个人生意的刘先生对BBC描述20日晚的大雨,“我从来没有见过昨天这么大的雨,就在那一个小时几乎是从天上倒下来,一片白色,什么都看不清,然后水一会就起来了。”

 

7月20日当天,郑州气象局共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一级/特别严重)6次,分别为01时08分、06时02分、09时08分、11时50分、16时01分、21时32分。

 

15时30分,郑州地铁关闭首个出入口,而五号线的站点是在第五个红色预警发布40分钟后才关闭。

 

郑州市内一些地铁站停电,导致沿线水泵无法运行。《南方周末》引述一位安全部门主任称,有电的地铁站开足马力抽水,但水太大了,“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水泵的设计能力”。

 

部分医院停电

 

暴雨还造成郑州市内一些医院的供电设备进水,就诊病人滞留,重症病人一度处于危险状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1日凌晨停电,急缺供电设备,需要郑州地区调配发电设备。

 

根据中国媒体《财新》报道,21日上午7点,该医院供电仍未恢复。一楼的洪水已退去,但地下楼层被淹没,千余名一日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因交通问题仍滞留在医院。一位医院内科医生称,医院目前已停诊,大量医用检测设备和电力设备在医院负一层被淹,损失很大。

 

家在郑州的孙先生对BBC说,大雨导致郑州北部、西部的一些小区配电设施进水,造成居民区停电。他所在的金水区没有停电,但在21日上午,居民区电话、网络信号不稳定,“大家都联系不上”。

 

(BBC中文网)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