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好文:新闻点评20200106

本帖于 2020-01-06 16:59:2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MAGA群组 编辑
新闻点评20200106
作者:biglow
 
 
1. 伊朗宣布废除伊核协定。美加警告可能会有针对以色列的空袭。
 
上周末击毙苏莱曼尼事件周末发酵,城里城外的各路英雄们都要出来吆喝两句评论一下。重大事件就是一个暴露个人和机构的过程,我看搞笑的居多,凑热闹的有一些,真正能点中要害的不多。无所谓了,人艰不拆吧。我说这个话是不是口气有些大?也许吧,但是我在攻击前几个小时发的点评帖子里是不是首先提到伊朗问题和美国要对伊朗下手?各路英雄们有谁预测并且事前发表了?没有的话,说明这些人没看懂时事,井底之蛙的鼓噪最响亮。
 
伊朗现在能做的事情很多,敢做的却很少,所以只好拿伊核协定说事情。因为毕竟这个核协定核核计划都是中长期的,不会短期内升级事态。被人拿枪指着头,又要平息国内民生的怒火转移注意力莫过于与国际社会装模做样的对抗。不过这种对抗也不可能持久。发展核武器是给内塔尼亚胡送武器。伊朗现在大概军事上能做的最大的冒险就是攻击以色列。那么以色列能坐以待毙?现在的格局应该是大哥休息一下,小弟上。
 
 
 
2. 2018年诺贝尔获得着Frances Arnold撤稿,原因为实验结果不可重复。
 
那年该科学家获奖的配图是这一张。
 
 
以我职业眼光看,第一眼就觉得非常违和。为啥?这个明显是个摆拍嘛。带着护目镜说明是工作场所,有安全要求,那么你告诉我哪个化学生物实验室里能不戴手套接触实验用品?护目镜是错误的,对于液态类的物质防护应当是Goggle而不是防冲击类的,然后穿着时髦的半开胸衬衫,袖口卷着,实验服呢?此外,如果我作为研究人员,这么拿摇瓶看能看出所以然来?我做摇瓶的东西从进实验室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剩下的要靠仪器和设备,拿在手上对光看,一般来说要么是新进实验室的,要么就是从来没看过瞧稀奇的,看稀奇可以,防护第一。
 
这个新生代的大科学家,我的评论两个字,浮躁。我看过的诺贝尔奖得主的照片不少,但是记住的就这一张。在浮躁二字下,这个撤稿就是迟早的事情。当然,我要说的更进一步的是层次是希望这个是个个例,浮躁并不表示没有闪光的点子和贡献,但是既然献身科学,就应当踏踏实实做工作。
 
 
 
3. 本年度金球奖落幕。
 
我逆向歧视得看了一眼得奖名单,竟然发现露脸不露脸的没有一个黑人。
 
 
 
4. 中美预计在13-16日间签协议;陕西前省委书记落马。
 
击毙苏莱曼尼事件后,有不少人认为是对中国利好,一个是美国转移注意力了,另一个是中国联合俄罗斯支持伊朗,把美国做了。呵呵,说梦话也不用上税。
 
中国现在有迫切需求保证国内供应稳定。现在把自己往敌对方摆,是那些秉持阶级斗争思维的人一厢情愿的想法。遇到这样的事情,俄罗斯正高兴得数钱呢,巴不得中东更乱一些;中国真地会跟一个公认的流氓国家结成轴心国?另外,美国和伊朗,美国和中国,是两条线上的事情,美国有能力和精力同时多线进程。指望伊朗分散美国注意力的想法,那是拿自己的水平来判断对手,会出事的。
 
我经常说的一个判断是只要中共还姓赵,中美没法达成全面协议。那么这个陕西省的赵正永倒台,是可观察点。因为他背后牵涉的是赵乐际,是因习近平修宪的交换上位的赵家人代理。那么这个小赵倒台,会不会因此弄到大赵,甚至老赵?这个似乎有些一厢情愿,但是如果真的如此,习大大为此真的成为一尊,也未必不是大好事。
 
 
 
5. 佩罗西欲推动议案限制Trump对伊朗的行动。
 
去年是不是这个老太太和舒默做局让老头轰炸伊朗?今年就反过来了?民主党作为棋手,步步受限步步止损,3年了没有走出一招占先机棋。其实现在你推啥都无所谓,美国出手打完了,现在该由小弟们上了。
 
 
 
6. 国防部总参谋长辞职。
 
这个总长是去年疯狗辞职后帮忙过渡的,现在过渡期完,同时也确实需要备战伊朗了。那么换人就是应当的步骤。
 
 
 
7. 北约秘书长表态:就袭击伊朗圣城旅指挥官一事,北约所有成员都站在美国一方。
 
大哥的神勇表现让小弟们折服,现在小弟们表态了。那么接下来就该备战集结了。
 
 
 
8. FAA再次发现波音737 MAX有接线错误的问题。
 
我去年说这个机型取消番号,很多人表示不行。现在这个状况,不取消番号,有人敢乘坐吗?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