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暴戾之气为何愈来愈重?为什么美国医院没有“医闹”?

来源: 2019-12-30 16:58:43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美国专栏 】 : 12月24日北京民航总医院发生的病人家属杀害医生事件令人震惊。“医闹”已经成为中国医疗业的常态,医院常年充斥暴戾之气,轻则恶言相向,重则伤人杀人。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从2008到2018年十年间,中国发生295起伤医杀医事件,362名医护人员受伤;2001年以来至少50名医护人员在暴力事件中丧失生命。当然这是在官方掩饰下大大缩小了的数字。

事件发生几天来,媒体的报道,多数就事论事,也有少数媒体从医疗体制上揭示事件的深层原因,指出医疗事业的产业化,造成无穷无尽的医闹事件。但这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拿美国的医疗体制与中国相比较,医疗事业产业化还不是根本,法治不彰下的医疗事业产业化,才是导致“医闹”不休的原因。

美国是西方世界几乎绝无仅有的没有实行全民健保的国家,大的城市虽然设有公立医院,但规模与水平都不能与私立医院相比,私立医院是美国医疗业的主体。也就是说,美国也是医疗产业化的国家,但美国的医院却是清静祥和之地。

美国政府除了向老人提供医疗保险外,所有人,从总统到百姓,都必须购买医疗保险。购买医疗保险的费用,公务员由政府承担,企业员工由公司承担,自雇人士则自己承担,低收入者由政府补贴。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执政,都致力于降低保费,医保仍是一笔可观的费用,但尚能负担得起。如果没有医保,患者看病后收到的往往是天价账单。因为医院要赚钱不能亏损,医院也要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以应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天价赔偿。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患者面对的是保险公司,而不是医院或医生。所以美国的医院没有或者极少有“医闹”现象。

美国也常有医疗纠纷,如医院出了医疗事故不认账,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等等,患者这时就要去请律师打官司了。美国有健全的法制,法典中有充足的医疗事故判决的案例。患者寻求公道,不靠“医闹”,唯有倚仗法律。医疗事故受害的患者通过打官司才能能获得赔偿。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朱镕基出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推行使穷人看不起病的医疗产业化,同时推行的还有使贫穷家庭儿童上不起学的教育产业化,使低收入者买不起住宅的房屋商品化,以及使得国有企业被贱卖、私吞、数千万职工下岗陷入贫穷的企业改制转型。朱镕基的改革,使得中国的医疗、教育成为最肮脏的事业,逼得医院里的白衣天使都去抢钱而不是治病,被抢的患者则用“医闹”来回应医院。

没有实行全民健保、以产业化的医疗业为主体的美国医疗制度下没有“医闹”、也不会发生恶性伤人、杀人事件,说明,中国的医疗产业化的恶果反映的不仅仅是医疗制度本身的缺失,更是中国整体的法治不彰和社会的不公。患者被医院侵害后不能从医疗保险获得赔偿也不能通过法律寻求公正,那就只有到医院去“闹”,甚至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在他们在遭受医疗侵害时,却看见极少数人享受医疗特权、占有绝大部分医疗资源,心中的不平便化作医院里的戾气。中共统治集团总是试图在拒绝任何政治与法治改革并且保留与扩大统治集团特权的前提下进行所谓改革,结果所有的改革都成为贻害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祸患。

北京民航总医院事件的杀人者将被处死,他和被杀的医生,都死于医疗产业化。如果中共仍然拒绝政治与法治的改革,“医闹”就永远不会消除,还会不断的有医生和患者死于医疗产业化中。民航总医院发生的事件,不是第一起,也不是最后一起。

法广RFI 旧金山特约记者 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