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戾气?(转自知乎)

来源: 2019-12-28 18:19:57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再讲戾气之前,先在这解释一个名词:相对剥夺感。我们为什么会有戾气,为什么无法平和地看待一些我们身边的一些事物,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它。

相对剥夺感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在1949年提出的一个社会心理现象:在一个社会特别是处在转型期的社会,因为在利益重新分配过程中所产成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让弱势群体很容易通过比较产生一种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被他人剥夺的感觉。当有这种心理的人在一个社会中占到一定比例而得不到疏导和解决,就会引发他们对社会的强烈不满,甚至会发生反社会的行为,甚至可能危害社会的稳定。

先说网络,虽说网络是一个相对虚拟的环境,但因为话语权的不对等更加剧着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有些人渴望得到别人的倾听,却无奈从来没给过他关注。表达的观点无人喝彩,好像自己就是一个小透明。时间久了有些人就开始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了:在这虚拟的环境中,反正你们也不认识我。那我不如变的更加张牙舞爪一些,嗯嗯,这样我就证明了自己的存在感了。于是也就很多人经常在知乎看到某些人拉黑了还要在评论区秀下存在感的,答主平和的陈述事实他要居高强势的把你说服。诸如此类。而相对剥夺感愈强使人们看起来戾气更重,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戾气。

在来说说整体,先来看看大环境。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很多文化传统传承下来了。而这些文化传统上的东西,有着正负两方面的特性。比如自强自立,自强不息,这个强就有着正负两方面的特性,正面的东西是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不屈服于压力压迫,保持民族独立的精神和尊严,负面的东西,就是个人的一种非正常的强悍,戾气就是其中之一,就是这个强的负面的东西。有些人深受这种大环境负面的熏陶,遇事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理解、解决,没有礼貌,不懂甚至就是不讲情理,凡事只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只从自己的习惯出发,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只从自己的好恶出发,甚至只从自己的一时之心情出发,很多时候根本不冷静不理智不平和,这样的东西,常常就是一种戾气的表现。而戾气其实是可以传染的,有些人因为深陷一个单纯发泄批判的环境却看不到改变的希望,于是让他们变的更加绝望和激进。

面对四周弥漫的戾气,那我们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多戾气,变的平和一些呢。虽然你邀请了我,但我也并不太懂,也还在摸索跟不断自我改变的过程。但每当我遇事想要破口大骂的时候,想要跟那些傻  逼”决一死战“的时候,我会在内心告诫自己"何苦为难自己去跟傻 逼去计较呢”。写到这突然想到了某个专栏作家写到的一句话,这里贴出来,大伙共鉴:“如果你眼中的社会是残酷的,那么你的心未必不是冰冷而暴虐的。那偶尔的温情和善意也等同于烧香还愿式的救赎。我不是教你天真和软弱的善良,只是人们往往以为去除丑恶是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的方式,却往往忽视了经营美好才是更直接的。生命只有一次,世界其实很美善温存。”

心存善念,相信这个世界还存在我们没所见到的美好。或许就是我们对戾气最完美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