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这个问题在科学界早已是定论, 不存在Controversy

本帖于 2019-10-16 16:13:17 时间, 由普通用户 SwiperTheFox 编辑

说具体点就是以下结论是有定论的.

1. 现在的暖化主要归咎于人类造成

2. 暖化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对于不确定的是到底到2050年是升温1.5还是2摄氏度的问题(相对工业化前) .   否认暖化的人就揪着这种科学界承认的枝节上的不确定性否认已经确认的结论. 并用其他手段来故意质疑,制造悬念。见  所谓的质疑本身是人为的.

我正在读IPCC 第五评估报告. 光讨论暖化的各种因素就引用了200多篇论文,其中不乏Nature这种顶级杂志的论文, 很多很多.   

有没有真正做科学而否认暖化这件事的论文?  科学史学家Naomi Oreske查阅了1993到2003年的298篇论文,  75%是认同暖化这一事实, 没有一篇是否认的.  这已经是16年前的事了,这16年来,科学界又积累了更多的数据与证据。

为什么有这么多论文?  关于这个复杂的问题, 有各种各样的假设,每一个假设都有不同大学不同的科学家,  用不同机构测量收集的数据, 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实验,  并重复了很多次, 才敢确认是consensus的.  科学的结论不是一个普通报纸记者或一个平民一拍脑袋想出来,或者道听一下就能确认或质疑的。等你问到这个问题,  科学家早就质疑并做过很多实验确认过了。

楼下说的冰川的问题早在70年代就被考虑进气候模型.  冰川的生成来自于太阳的辐射变化与地球运动的三种不稳定性(Milankovich Cycle)。 而后来科学家不断加入新的影响气候的因素, 不断的增进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人类是暖化的主因这一结论不但没有变,而且因为证据的积累,可信度不断增加, 现在在科学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下图显示气候模型的演进:其中FAR是IPCC 第一个评估报告(1990),SAR是第二个评估报告(1996),以此类推。

第五个评估报告里明确分配了各种因素对全球平均气温的影响:

最后说几句科学家对自己的要求:

如第四评估报告所述,科学家对科学问题, 不断提出假设,不断用数据验证,不断自我纠错,最后得出了确凿的结论。

其实这早已超出了我们对未来风险评估的要求。 我们对风险的评估,不是象把嫌犯关监狱一样无罪推定。 你要99%的确定嫌犯有罪才能定罪(Beyond reasonable doubt). 但是对风险的评估与治理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交叉路口有10%的可能性出事, 你会走这个交叉路口吗? 实际上我们不需要科学家证明到Beyond reasonable doubt就应该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但是科学家早已证到了,现在治理是迫在眉睫的事,还要讨论科学家的结论对不对,真是匪夷所思。

 

 

 

 

 

所有跟帖: 

从没有生物的冰川时期到有人类生存,地球经历了暖化。那时的暖化是谁造成的?人类? -笑薇.- 给 笑薇. 发送悄悄话 笑薇.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6:00:51

以前是自然的, 现在是人类。 比如人类存在前就有森林大火, 现在的森林大火就有人为的。 -SwiperTheFox- 给 SwiperTheFox 发送悄悄话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6:02:15

现在二氧化碳增加与地球升温的速度根本不是以前能比的 -SwiperTheFox- 给 SwiperTheFox 发送悄悄话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6:03:13

自从戈尔做出那个二氧化碳和温度相关性的曲线, 我就把气候科学家等同于政客了。 -cnnbull- 给 cnnbull 发送悄悄话 cnnbul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6:32:24

有人就是掩耳盗铃,多少research 说没有证据说明地球暖化是人类造成的,说是人类造成的也拿不出证据。结论是, -笑薇.- 给 笑薇. 发送悄悄话 笑薇. 的博客首页 (188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8:03:56

[多少research 说]--请拿出peer review过的 original research paper. -SwiperTheFox- 给 SwiperTheFox 发送悄悄话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8:21:15

很多因素影响气候变化,冰川间期,太阳活动周期,其他更强的温室气体,地球植被覆盖度, 地壳火山活动 -cnnbull- 给 cnnbull 发送悄悄话 cnnbull 的博客首页 (208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7:34:50

1。大气模型把这些都考虑进去了。[请看原贴] 2。这结论不是我得出来的,是科学家经过多次多种实验验证的。 -SwiperTheFox- 给 SwiperTheFox 发送悄悄话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7:38:33

误导!1.即使在暖化,人类活动的影响被夸大。2.有限升温不一定是坏事。3。CO2被妖魔化,它不是温室效应的主凶4。有限提高CO2 -bridge008- 给 bridge00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6:03:30

有限提高CO2对农业国其实是好事 -bridge008- 给 bridge00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6:05:39

IPCC 评估报告可以在网上看,并下载,AR4的这个overview虽然已经很旧,但是很清楚地介绍了背景。 -SwiperTheFox- 给 SwiperTheFox 发送悄悄话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页 (164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6:12:33

2摄氏度是平均气温,不是人热两度就死,而是造成的后果局部天气异常。飓风的增多与增强, 极热甚至极冷(局部)。 -SwiperTheFox- 给 SwiperTheFox 发送悄悄话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6:49:30

局部极冷,so what?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137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7:30:00

Naomi Oreske根本不是什么气候科学家,Abstract Survey也不是科学,而是Opinion Survey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7:31:16

她是科学史学家,查阅的是abstract 检索,得出结论得看原文。她做的研究是她的研究范围内:看大多数科学家的opinion -SwiperTheFox- 给 SwiperTheFox 发送悄悄话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7:34:43

真正的气候科学家Lindzen说什么?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2730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7:32:03

请看对他的 debunk; 并例举其他真正气候科学家与论文。 这只是沧海一粟。 -SwiperTheFox- 给 SwiperTheFox 发送悄悄话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页 (10942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7:44:15

请看大气指纹的证据 -SwiperTheFox- 给 SwiperTheFox 发送悄悄话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页 (144 bytes) () 10/16/2019 postreply 18:02: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