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请添加这个功能。
印度人:好的。
波音:请删除那个功能。
印度人:好的。
波音:请把这个功能这么改。
印度人:好的。
波音:飞机掉了,这都是你的错!
印度人:???
感觉国人已经把黑印度当成一种病态的娱乐文化了。任何事情只要跟印度沾一点关系,责任的大锅立刻就会扣在印度人的头上。
737max本来就有设计缺陷,是波音为了省钱没有重新设计(在老737基础上直接改造),航管局为了省钱也没检验。印度人在破旧的舞台上跳舞,还没教练监督,摔倒了也不奇怪。指望一个程序把奥拓变成宝马,你咋不上天呢。
硬件有缺陷,软件怎么写都会有隐患。ECU写得再好的车,不如加个尾翼。驱动优化再好,不如换个显卡。
程序员不是飞行员,哪懂开飞机,业务逻辑还不是根据你甲方指导写的。你现在嫌程序逻辑不安全,当初怎么不提改进需求呢?验收时检验不出来吗?自家一群飞机设计师都没想到的问题,指望一群外包程序员主动替你想到,真当软件公司人均图波列夫。
参考新闻: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客机(属于737 MAX系列)失事,这是继去年10月29日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公司同型号客机失事坠海之后,波音737-8客机发生的第二起空难事故。
美联邦航空局局长12日接受采访时指出,卫星数据显示两架失事客机的运动轨迹相似。美国众议院运输和基础设施委员会主席也表示,两起空难“可怕的相似”,均出现了“不寻常的爬升和俯冲”。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飞行员曾在联邦数据库中至少5次对737-8客机提出抱怨,有两个飞行员称驾驶该型客机时出现意想不到的俯冲情形。其中一人写道,打开自动驾驶模式后的2到3秒内客机会掉头向下,触发客机安全系统警告。还有飞行员抱怨联邦航空局和波音处理问题的方式。
对于前几天美国拒绝停飞波音客机,美国《消费者报告》杂志航空问题顾问比尔·麦吉评价:“联邦航空局想要讨好飞机制造商,该部门在飞行安全问题上本该更加主动。”
曾担任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詹姆斯·霍尔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2005年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监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该机构不再提名和监管自己“任命的适航代表”,而允许波音和其他制造商选择自家雇员认证飞机安全性。为了给这一改革正名,该机构游说从2006年到2015年将给航空业节省大约250亿美元。
“这种行业自我认证真是令人担忧的举动。”
讲真,美国人为了省钱,允许企业自我检验代替国家机构检验也不是第一次了。美国食药监局(FDA)就推出过一个快速审批程序,允许药企替FDA掏钱做实验“提高审批效率”,导致FDA偏袒垄断药企,跟FAA偏袒飞机企业如出一辙。
这也不能怪他们。你国家舍不得给他们发工资,反而允许企业给他们发工资,那他们自然就效忠于金主爸爸。有奶便是娘是人间真理。
这件事最大的责任是波音(为了省钱设计偷懒,明知有缺陷还卖),第二责任是航管局(允许企业自行验证安全性,无视飞行员警告和上次事故),至于印度软件公司,不过是美国官方拿来甩锅的替罪羊、国内媒体拿来吸引网民的标题党元素罢了。
给吃瓜党科普事故的来龙去脉:
这是1964年研发的波音737:
这是2007年立项时,波音宣称的737max:
这是2015年实际生产出来的737max:
不好意思放错了,上面是737 max-9。
下面才是这次失事的737 max-8:
这次事故用汽车类比就是,2015年大众突然找来一款上世纪60年代的老爷车,魔改了一下,扩大了座舱空间,美其名曰“老爷车max”然后当SUV卖。
由于扩大空间后跟原先的设计不符,导致汽车重心不平衡,屁股重、车头轻。
怎么办呢?为了省钱,波音没有重新设计这款车,而是直接让印度软件公司写了个补丁,每次飞行时强行把机头下压一定角度,跟偏重的机尾形成平衡。
然而,这款飞机的缺陷不只是重心,迎角传感器正好也有缺陷,刚起飞的2分钟读数是不准的。于是,软件收到了错误的参数,以为飞机已经起飞,强行下压机头,就摔了。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人的责任占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