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多达50人的“Clinton’s Body Count”【克林顿死亡名单】引爆社交媒体

来源: 2017-05-23 23:29:55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一个关于反希拉里人士离奇死亡的帖子,其内容列举了几位似乎知道希拉里“秘密”的人士被杀或自杀,帖子内容言之凿凿,引用了各种美国媒体的“信源”,霎那间,一份多达50人的“Clinton’s Body Count”【克林顿死亡名单】引爆中国社交媒体,围观者惊呼:美国“血腥”政治之黑暗,比之《纸牌屋》的剧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图1_副本.jpg

 

克林顿死亡名单不是今年才出现。1994年,比尔•克林顿刚刚上台两年,前国会代表威廉•丹尼梅尔就收到一封信,罗列了可能被克林顿谋杀的24人名单。

 

这封信来自一名律师,琳达•汤普森,她经营的组织致力于推动持枪和宣传阴谋论。不过,汤普森自己也承认,她提供的这份死亡名单与克林顿并无直接联系。

 

现在疯传的希拉里死亡名单又会是真的吗?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是这样吗?

 

吗?

 

图7_副本.jpg

 

笔者没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只能按图索骥,咱们先从最近网络上疯传的“希拉里在过去一个多月‘谋杀’五人”来说起吧。

 

首先,美国,确实,有媒体报道了这5个人。然而,这些媒体都不是主流大报或者网站。

 

(野百合也有春天,小报媒体也可以有公信力,嗯哼,笔者深信不疑)

 

简单看一下这些死者的名单和生平经历,你能得出希拉里痛下杀手之结论?

 

维克多?索恩维克多•索恩

 

维克多•索恩与克林顿夫妻的唯一联系是,长期从阴谋论角度撰写克林顿一家。

 

请注意,“长期”。

 

索恩于2016年8月1日在家附近的山顶上自杀,当天是他54岁生日。他生平写过20多本书,其中最著名的是克林顿阴谋论三部曲。

 

这本书啥时候开始写的呢?

 

不知道,反正写了很多年,大部头,还一写就三部。

 

堪比悬疑小说的这三部曲,到底什么时候写完的?

 

猜,

 

使劲猜。

 

2008年该三部曲出版。

 

彼时,奥巴马同学刚刚上台,克林顿正在四处演讲筹钱,希拉里的国务卿生涯也才开始。

 

书?对了,书里写什么重要吗?

 

在索恩的书中,无非是把克林顿夫妻的结合描绘成一场长期谋划的政治联姻,并称有政治推手扶持克林顿夫妇入主白宫。他还提到,克林顿夫妇曾被安排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用来颠覆当时美国国内抗议战争的浪潮。

 

稍微懂点美国政治的人就晓得,这种书在美国层出不穷,大家都当作饭前开胃菜来读。

 

要不然,《纸牌屋》能拍?纸牌屋导演是不是也该有杀身之祸?

 

索恩究竟为何自杀,现已无从知晓,给你3秒钟,回答我,

 

所以,你是觉得克林顿一家闲的蛋疼,忍了快20年终于痛下杀手?

 

还是为了杀这位索恩策划了20年?

 

总统不好好当,玩杀人游戏是吧。

 

阴谋论者又要说了,不是不杀,时候未到。

 

好巧不巧,如果你是希拉里,竞选总统有望的节骨眼上,您把一个一直臭你的人杀了,好处是?

 

各位看官,别闹了。

 

肖恩?卢卡斯肖恩•卢卡斯

 

8月2日,肖恩•卢卡斯在家中浴室内死亡,至今死因不明。

 

他曾作为首席律师,代表伯尼•桑德斯的支持者在7月3日,到民主党代表大会去送达法院传票,该案件起诉希拉里和民主党欺诈桑德斯。当时,送传票的经过被拍摄了下来,而在卢卡斯死后,该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

 

意思很明显:喏,这个人送了传票,现在死了,希拉里干的。

 

就问一句:在案件原告都还活着的情况下,难道希拉里杀死一个传票员,就可以平息一场法律诉讼?

 

塞斯?瑞奇塞斯•瑞奇

 

7月11日凌晨4点多,塞斯•瑞奇在家附近被枪杀。事后,维基解密宣布将对提供瑞奇死因的人悬赏2万美金。维基解密跳大神,可以理解。你们激动啥?

 

瑞奇27岁,自2014年以来受雇于民主党大会,任职选民扩张数据负责人,他的主要责任是帮助人们找到选举地点。

 

由于瑞奇死后不久,民主党邮件就被泄露,有些捕风捉影的媒体就将希拉里“邮件门”与瑞奇联系了起来。有媒体称是瑞奇泄露了民主党邮件,事发当天在去见FBI的路上,半路遭遇希拉里派去的杀手。

 

但是,又让你们失望了,瑞奇【一个为选民找投票站的人工指南】的职务应该接触不到民主党的核心信息。聪明的你不反对吧?

 

眼看越传越乱,维基解密发表声明,让外界不要把征集信息的广告与瑞奇是邮件泄露者联系起来。

 

不仅如此,瑞奇的女友也表示,瑞奇被杀之前正在和她通电话,说自己快到家了。而瑞奇的家人呼吁媒体,不要把瑞奇的死政治化,这样只会对找到真凶造成更多的阻碍。

 

当然,我不反对仍然坚持相信“瑞奇为了伟大的投票站事业被党内候选人杀死”言论的同学,我只是同情你们。

 

约翰?阿什约翰•阿什

 

约翰•阿什曾是联合国大会主席,在6月22日去世,享年61岁。根据当地警察的报告,阿什在健身时,不慎将杠铃掉落,并砸到了自己的咽喉,最后致命。情节颇像《死神来了》的剧情,所以啊,电影看多了,脑洞变大了呗。

 

阿什原本要对中国商人吴立胜受贿案出庭作证。去年,阿什曾因为接受3百万美金贿赂而被捕,其中有超过50万来自吴立胜。

 

阿什死后,美国个别网络媒体却报道阿什本来是要对希拉里受贿案作证。于是,以讹传讹,希拉里就变成了嫌疑犯。

 

关于“Clinton’s Body Count”,美国各大官方媒体并没有任何报道,想必这种没有根据的说法,难登大雅之堂。不过,还是有人说,是希拉里控制了媒体,所以官方媒体无法报道。我就问一句,只手遮天的希拉里怎么不把自己的负面新闻全部删掉拉倒?邮件门,泄密门,班加西丑闻,统统没发生过。不是更好?

 

图6_副本.jpg

 

过瘾吗?是不是还惦记那50个人的名单?

 

那我也帮不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