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俺知道的五七干校

来源: 2016-04-15 12:20:2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一项新生事物。自从中央机关在黑龙江柳河办起了五七干校后,各省市自治区群起效仿,大大小小的五七干校很快遍布全国。

据老R所知,五七干校的人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管理机构人员,通常叫做校部人员,第二类就是五七学员。其实还有另外一类,叫做非正式学员,有的单位叫做“候补学员”。有些人条件不够五七学员,但又不够阶级敌人,就被划为非正式学员一类。但是根据个人表现,非正式学员和正式学员之间是可以转换的,有人下干校时是正式的,很快就沦为非正式的了。还有人下去时是非正式的,但在干校期间有突出立功表现,转为正式学员。最后一类是来路不明的:记得父亲单位五七干校就有一个神秘老太太,除了有时两个女的轮流押着散步放风以外,平时根本看不见。这女人传说是XXX的老婆,但真实面目只有校部极个别的人知道。

去五七干校都是什么人呢?中国很大,各单位情况很复杂,很难一概而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本单位现任领导不待见的人!在单位里红的发紫的,紫的发黑的,自然有更重要的革命工作去完成,肯定不会走五七道路的。毛主席虽然列举五七道路的各种好处,但他老人家是不会去干校的。不仅毛主席不去,林副主席周总理中央文革小组的都不会去,但一些过了气的革命家们却经常上光荣榜,走了五七道路。林副主席到底是赵家老人,一句话说得很清楚:变相劳改。

当时去五七干校的方式全国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叫连根拔,就是全家老少一起去。有人会说,夫妻不在一个单位的怎么办?领导还是有办法的,通过组织说服对方单位放人,于是夫妻双双携家带口走上五七道路的康庄大道。还有的单位比较温和,毕竟不是封建社会,走五七道路不能株连九族。所以政策就是一人做事一人当。。。下去后的工资怎么办?各地也不一样:有的照发,有的发一部份,有的全扣,仅发生活费。

70年初期,五七干校规模开始收缩。随着政策的落实和正规化,学员们分期分批回到原单位。回城前后也有区别:官大的一旦平反,立即汽车接送耀武扬威地离开干校。一般人根据单位领导的喜爱,分成一二三等,先后回到城市。

五七干校有没有优点?毛主席说凡事都要一份为二,干校也不例外。长期坐办公室的人,血压高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不少。到了干校喂猪积肥赶马车割麦子,一天下来虽然累个半死,但几年下来,慢性病不治自愈。再一个优点就是,各单位的人本来不熟悉,经过干校苦难岁月,结下了战斗友谊,成了铁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