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讲以工代干的文章,也凑一篇。
70年我被分配到一个京郊小厂,一共只有百余人。
领导和师傅们认为我是一个不一样的人,能写善画,而且一张嘴就是“文词儿”,跟广播电台播音员一样,其实只是和他们不一样,不爱用脏字而已。就这样,1974年我被推荐到总公司参加“工人评法批儒”小组,隶属宣传科(科长是何鲁丽的哥哥),身份就是所谓以工代干。
对我来说,以工代干意味着生活水平下降:
1)工资照旧,但原来工作和有毒有害物质打交道,所以每天有三毛钱的补贴,现在没有了。
2)粮食定量由每月40斤减到30出头(具体数字忘了)。
3)原来每年发一套工作服,现在不发了。
4)总公司食堂的饭菜虽然花样多,但价格比小厂高。小厂利用园区自己种菜种水果,西红柿、梨都是随便吃,不要钱。
我们领到的是章太炎的文章(他也被定为法家),虽然我古文很好,但读章的文章还是非常困难。断句极难。总公司办公室里勾心斗角很厉害,人际关系很难处。
煎熬了几个月,申请回基层当工人,又过起了天高皇帝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