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连小学都读不完,就去队里干活了。只有家里条件好的,不等小孩养家,就一直读。我随家里下乡时,我父母也没把上学太当回事。后来是同村的一个学生来传老师的话,让我去上学。后来这个同学就成了我的好朋友。
我读的中学就是戴帽中学。原来大队只有小学,后来就戴了个初中。再后来还戴了个高中。不过高中有名额限制。那时学校有两个辽宁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一个教数学,一个教化学。还有一个下乡知青的老师。又教数学又教历史。有个漂亮的女老师教音乐等。语文是谁教?只记得曾经是体育老师教过的。后来可能有回乡知青教。我不知道是因为语文没有正经老师教,还是因为我偏科,总之好像就没有学似的。
在中小学,我经常充当一个现在看很尷尬的角色,就是发现老师在课堂上讲错了,或是作业改错了,然后去告诉老师。在老师活学活用毛著作的演讲中,就成为老师向革命小将学习的事例。主要原因是农村的师资水平有点不足。那时我以为我做得对,如果同学接受了错误的观点,岂不是误人子弟?上大学以后终于想明白,需要那些知识的人,一定会搞明白。那些搞不明白的人,可能终生也用不上那些知识。
我乡下的同学,五七战士子女,后来77,78级有考上南大的,有考上大连海运学院的。当地农民子女,听说有一个考上中专的。主要是五七战士子女都随父母回城了,戴帽高中学习风气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