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文革通俗演义 第二回 初战告捷文革派想抓“枪杆” 背水一战众军头几近兵谏

来源: -非圣- 2019-04-08 21:03:5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968 bytes)

我们还是从文革最开始说起。最初,周相与刘幽公联手的结果,就是太祖成完败之局。因为,当时整个精英阶层、官僚集团都已站在周相与刘幽公身后。在这种背景下,太祖想在京城发表一篇文章,都没有人买他的账了。

“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在和美国友好人士斯诺的谈话中,说了这样一段话,‘那个时候在北京组织不出文章,说吴晗是个历史学家,碰不得;找了第一个人,不敢写;找了第二个人,也不敢写;又找了第三个人,也不敢写。后来在上海组织了一个班子,以姚文元为首,文章出来了,北京不登。我那时候在上海,我说,出个小册子,看他们怎么办。”

这是太祖当时的困境,太祖的这种困境似乎是无解的,因为,整个官僚精英阶层、官僚集团开始联合抵制太祖。

但是太祖突发怪招,于是在精英阶层、官僚集团之外,突然冒出了文革小组、红色卫兵组织、造反派组织。而文革小组、红色卫兵组织、造反派组织的眼中,似乎只有太祖。

更主要的是,这些突然冒出来的组织,因为跟在太祖的大旗后面,一时都也野心勃勃,总而言之,都有取代精英阶层、官僚集团架式。在这种背景下,洪文哥异军突起,率领造反派夺权成功;太祖皇帝对此连发贺电,总而言之,希望大家都向洪文哥学习。这是洪文哥可以一步登天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背景下,刘幽公、周相试图利用精英阶层、官僚集团搬倒太祖的想法,自然无法变成现实了。

因为,以洪文哥为代表的造反派,突然可以与精英阶层、官僚集团分庭抗礼了,更有凌驾于精英阶层、官僚集团之上的架式。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夺权成功的消息,不断传到太祖的案头。于是,各地文攻武斗,一时如火如荼。

这样一折腾,周相自然知道,自己必须得有所退让,否则,我朝因此崩了盘,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于是,周相选择了退让。

也许有人会说,让你这么一说,周相也太伟大了吧,竟然害怕中国大乱,就这样逆来顺受?其实,这才是周相的大智慧。

周相选择退让的结果,就是先保证了我朝的统一稳定。如果周相毫不退让的相争,最后我朝散架了、崩盘了,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如果太祖、周相争到这种境界,太祖、周相的政治智商,恐怕就和袁绍两个儿子半斤八两了。总而言之,老子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换而言之,只要能灭了你,哪怕洪水滔天,老子也认了。问题是,这样争来争去,最后到底是图啥呢?

以周相的政治智慧,在布局时,自然会尽力避免这种结果。当然了,以太祖的政治智慧,在布局时,也会尽力避免这种结果。

因为,大家争来争去,都是为了追求最大的政治利益。如果大家争急眼了,就是一副打翻狗食盆,谁也别吃了的样子,这又是图啥呢?

所以,太祖、周相绝顶争锋,弄得天下风云激荡,两个人却是点到为止,甚至都是隔空发力。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自然感觉太祖与周相,那就是关系融洽到极点。

周相是标准的太极高手,所以周相不管怎么相争,也会首先保证我朝不散架、不崩盘。而且,周相的这个底线,谁也能看到。

其实,太祖也是死守这条底线的。因为,不管怎么争,如果最后的结果,就把我朝折腾的散架了、崩盘了,那就没有所谓的赢家了。如果太祖连这条底线都看不到、守不住,那太祖就不是太祖了。

所以,太祖与周相,那是标准的隔空对战。

第一个回合,周相完全把握主动权;所以,太祖大有被淘出局的意思。当时的太祖在京城之内,已无法发出声音了。但是,太祖一枝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会;直接扳回了这一局。

这个回合的结果,是太祖略占了上风。

第二个回合,太祖强势趁势反击,周相一看太祖来势如此凶猛,于是只有退让。

在这种背景下,周相只能弃车保帅了。于是,前不久在前台,与太祖公然叫板的人,都是受到了严厉打击。

太祖在东南发文后。京师各大报刊十多天内都拒绝转载。于是京师被太祖定性为,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

因为,最初因为有周相领衔,所以京师大佬对此,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总而言之,太祖偷偷摸摸让自己老婆写一篇文章,全国各大报纸都得跟着发表,这叫哪门子道理啊?你他妈的,以为自己是封建帝王啊!

可是,周相一看情形不妙,直接闪开;这些京师的大佬们,都变也霜打的茄子,谁也不敢牙硬了。于是,他们就狡辩称,自己不知道这篇文章,原来是太祖授意写的;以为就是文元姚所写。

但是,事已至此,再辩解也没有意义了。这一折腾,杨阿昆、陆阿一;罗阿卿、彭阿真都被清理出局了。

当然了,这只是开始,不久后,太祖一篇大字报,直接把整个事件推向了高潮;于是刘幽公也跟着出局。

一切进行的很顺利,太祖试图趁进逼,总而言之,一举把周相清理出局。而且大有把周相清出局的架式。但是周相毕竟是周相,所以一看太祖不知退让,马上展开反击。

“2月,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再次爆发了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央文革小组一班人的激烈斗争。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老同志,围绕要不要党的领导、要不要广大老干部、要不要稳定军队等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拍案而起,接连怒斥江青、陈伯达、康生、张春桥等人乱党乱军的做法。”

我们必须得知识,江后一伙是太祖的代理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军政大佬,直斥江后一伙,实际上就是直指太祖的。

太祖让江后一伙在前排表演;周相让军政大佬们出面反击江后一伙;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斗争策略。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太祖、周相一直就是在隔空大战。在这种背景下,他们之间一直都充满了回旋的余地。

周相这样做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太祖看到,周相绝不是吃素的。因为,这次出面的帅级大佬就有四个(徐、陈、叶、聂)。

对于这一局的胜负,我们很难判断。我们可以说,这是周相败了。因为,面对太祖的反击,周相把自己的同盟者刘幽丢出了。

问题是,我在前几节也说了,严格的说,刘幽公是太祖的小弟,所以刘幽公出局,只是意味着太祖自己清理了门户了。这样说,我们实在很难说,太祖、周相谁胜谁负。

替周相出头的那些军政大佬,因为太祖一怒都不敢再说话了。简单的看这个事实,似乎可以说周相失败了。问题是,这些军政大佬直斥江后一伙,只是为了让太祖看到他们的实力、影响力,并不是要与太祖一战争出胜负的。所以,他们面对太祖反击,不敢全力相争,并不能证明周相失败了。

但是管谁胜谁负,神仙打架,凡人遭罪。于是神州一片动荡之势。

第三个回合,太祖继续强势进逼,周相无奈全力反击。

太祖一拳击出,突然发现,周相还击如此凶猛,也是吓得赶紧收手。因为,真的双拳又撞,周相自然有可能吐血,太祖肯定也会吐血的。

因为不久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二0。

这件事,现在说起来,也是云遮雾罩,但是最基本的、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显然是这样的:文革小组在武汉,那是怎么也打不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太祖御驾武汉,决定给文革小组打打气。结果呢?当地军方大佬一怒,直接把文革小组的核心成员(王、谢)逮了起来了;太祖闻此,也是吓得狼狈而逃。

我们知道,文革小组的核心成员,在此时就是太祖的嫡系小弟,有人敢抓文革小组的核心成员,那就相当于直接打太祖耳光;至于把太祖惊得狼狈而逃,就更是大逆不道了。

所以,当周相的小弟,把文革小组核心成员(王、谢)放出后,“林彪、江青、陈伯达等人组织在北京召开百万人群众大会,欢迎谢富治、王力胜利归来。”

江后一伙这样做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希望大家看到,周相小弟的所犯的罪行有多么大逆不道。因为,王、谢的身份太尊贵了,而周相的小弟,竟然敢随便抓他们,怎么也得有个说法啊?

在这种背景下,太祖的小弟们,都是一副撸胳膊挽袖的样子,总而言之,这些军方大佬敢公然挑衅太祖皇帝,我们应该直接把他们全灭了。

这种呼声,当时那是一浪高过一浪。于是,当是中华大地响彻一种声音,那就是揪出军内一小撮。总而言之,这些反动军人敢跟太祖对着干,应该把他们全收拾掉。但是这种声音,一直是干打雷不下雨。因为,太祖一直在观察形势,却不敢下最后的决心。

不久后,在太祖一声高呼中,没有再敢高呼揪出军内一小撮了。因为,太祖突然发话说,军队是我们的钢铁长城,你们竟然敢把矛头指向我们的长城,你们这不是要反天吗?总而言之,还我长城。

太祖这样一声高呼,太祖的嫡系小弟,也马上跟着纷纷表态。总而言之,军队我们的钢铁长城,谁敢把矛头指向我们的长城,就是是与太祖过不去,也是与全国人民过不去。

到此为止,太祖、周相的隔空大战,从整体上,算是宣告结束了。因为,太祖异军突起,周相让刘幽公取代太祖的计划失败了;但是,二月逆流、七月兵变表现出来的事实,显然证明周相在军内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太祖。在这种背景下,太祖自然知道,他根本不具备打垮周相的实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