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少林轶事(29)

 

少林轶事

(29)

 

修文坊位于洛阳城南,并非显赫权贵所居之地,反倒多是些中下级官员、不得志的文士以及清贫书院聚集之处,巷弄狭窄,屋舍古旧,却自有一股闹中取静的书卷气。

“集贤书寓”的门面并不起眼,只是一扇普通的黑漆木门,门楣上挂着一块半旧匾额,写着“集贤”二字,并无“书寓”之称。若非周老夫子指明,石锁绝难将此地与什么秘密情报点联系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上前叩响了门环。

片刻,门开了一条缝,一个青衣小帽、家仆模样的人探出头,打量着他,眼神带着审视:“小哥找谁?”

石锁按照周老夫子的叮嘱,低声道:“晚生受人所托,前来拜会杜老先生,有‘河洛风物’相赠。”

那家仆听到“河洛风物”四字,眼神微动,却并未立刻让他进去,反而问道:“可有引荐?”

石锁取出周老夫子的信:“有周老夫子书信在此。”

家仆接过信,看了看封口的印记,点了点头:“稍候。”随即关门入内。

石锁等待在门外,心跳莫名加速。他隐隐感觉:暗处似乎有目光扫视;看似平静的书寓,实则戒备森严。

片刻功夫,门再次打开,那家仆侧身道:“杜老先生有请,小哥请随我来。”

石锁道谢,跟着家仆走进门内。里面是一处雅致的小院,种着芭蕉翠竹,布置着石桌石凳,颇有几分隐逸之气。正堂中传来隐约的谈话声,似乎不止一人。

家仆并未引他去正堂,而是绕到侧面一间僻静的书房前,低声道:“老先生在里面等候。”

石锁推门而入。书房内陈设简单,书籍满架,一股墨香与旧纸张的味道弥漫其中。一位穿着素灰直裰、清瘦矍铄的老者坐在窗下,手持自己带来的引荐信。

见石锁进来,老者缓缓抬头。

侍御史名不虚传,目光虽平静,却深邃如古井,仿佛能洞透人心。他并未让石锁落坐,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缓缓开口:“周兄的信,老夫看了。你说有‘河洛风物’相赠?可是指近日巩县一带的...…异常之事?”

面对比周老夫子更甚的压力,石锁不敢怠慢,再次将个人经历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寇湾王家以百草轩为掩护进行的邪炼、与“影刃”组织的交易,以及可能涉及的“河洛书简”之秘,最后取出了那枚竹管和令牌拓印。

杜老先生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只是听到“骨磷粉”、“髓金”、“影刃”等词时,花白的眉毛微微挑动了一下。

他接过竹管,仔细检查了蜡封,然后用小刀轻轻划开,取出里面的绢布,展开细看。他的阅读速度很慢,看得极其细致,仿佛每一个字都要斟酌再三。

此时的书房内只剩下绢布翻动的细微声响和窗外隐约的风声。

良久,杜老先生放下绢布,又拿起那枚令牌拓印图样,凝视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目光变得异常凝重。

“寇湾...…王家...…”他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竟真敢如此...…罔顾人伦,触碰此等禁忌之力...…其心可诛!其行可灭!”

他抬起眼,目光如电般扫向石锁:“孩子,你所言之事,干系重大。仅凭此物,尚不足以动摇王家根基,更不足以取信于朝堂诸公。王家树大根深,与各方牵连甚广,若无铁证,贸然弹劾,必遭反噬。”

石锁的心微微一沉:“那...…难道就任由他们...…”

“非也。”杜老先生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老辣的光芒,“既然知道了巢穴所在,知道了他们与‘影刃’的交易渠道,那便是我们的机会。需要的是…...人赃并获!”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沉吟道:“龙门渡口...…下月初一...…‘影刃’...…这是个关键。若能截获他们的交易,拿下王家与‘影刃’勾结的实证,届时,便是雷霆一击之时!”

他猛地转身,看向石锁:“孩子,此事需要周密计划,更需要可靠的人手。你可愿助老夫一臂之力?”

石锁毫不犹豫:“晚辈万死不辞!”

“好!”杜老先生赞许地点点头,“你且先在洛阳住下,不要轻易露面。老夫需要联络可信之人,布置人手。届时,或许需要你再次潜入巩县,指明地点,配合行动。”

他从书案抽屉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铜牌,递给石锁:“你持此物,去修文坊尾的‘墨香斋’找李掌柜,他会给你安排一个安全的住处,并提供所需之物。记住,没有我的消息,切勿擅自行动!”

石锁接过铜牌,入手冰凉,上面刻着一个复杂的“杜”字花纹。

“晚辈明白!”

“去吧。一切小心。”杜老先生挥挥手,神色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但眼神深处却燃烧着一种属于老练猎手的锐利光芒。

石锁躬身行礼,在家仆的引领下,悄然离开了集贤书寓。

手握那枚铜牌,石锁感觉握住了一丝希望的火种。这位杜老侍御史,果然如周老夫子所言,是个能做事、敢做事的人。

他按照指示,很快找到了巷尾的“墨香斋”。这是一间小小的书画铺子,门面冷清。李掌柜是个干瘦沉默的中年人,接过铜牌查验后,并未多问,只是默默将他引到店铺后进一间极其隐蔽的厢房住下,提供了食物清水,便不再打扰。

接下来的几天,石锁便在这狭小的厢房内安静等待,每日除了修炼《易筋经》和《般若掌》,便是反复推敲在巩县的所见所闻,思考着各种可能的疏漏。

等待漫长而煎熬。石锁想不出杜老先生怎样安排......

夜里,他正在榻上调息,窗外忽然传来三长两短的轻微叩击声——是杜老先生约定的信号!

他立刻起身,推开窗户。窗外站着的不像杜家人,而是一个浑身黑色斗篷里的身影,看不清面容。只见他疾速递进一个小的纸卷,便迅速隐入茫茫夜色中。

石锁接过,展开纸卷,上面几个潦草的字迹十分扎眼:

“事泄,杜公被软禁,墨香斋危,速离!往白马寺!”

石锁如遭雷击,浑身冰冷!

事泄?!杜老先生被软禁了?!怎么可能?!是谁走漏了风声?还是…...那集贤书寓本身就有内鬼?!

巨大的震惊和恐惧瞬间笼罩了他!他甚至能感觉到,窗外似乎有不止一道冰冷的视线锁定了这间小屋!

危险!极度的危险!

来不及细想,他一把抓起枕下的柴刀和随身物品,吹灯推后窗,也不管深浅如何,毅然越窗而出!

就在他落地的瞬间,前门传来了猛烈的撞门声和厉喝声!

“围起来!别让他跑了!”

石锁肝胆俱裂,发足狂奔!身后脚步声、呼喝声紧追不舍!箭矢破空之声从头顶掠过!

对方动用了官兵?还是伪装成官兵的王家“影刃”?

对洛阳街巷并不熟悉的石锁,只能凭本能和感觉向城南方向亡命奔逃!幸好夜深人静,街道空旷,给了他一丝逃脱的机会。

他钻小巷,翻矮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障碍物躲避追兵。体内的那丝易筋经暖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支撑着他透支的体力。

追兵似乎对地形极为熟悉,如同跗骨之蛆,紧紧咬着不放!好几次,冰冷的箭矢几乎擦着他的身体飞过!

眼看就要被逼入绝境!

忽然,前方街口出现了一队巡夜的金吾卫兵马!

石锁灵机一动,立刻改变方向,向着金吾卫的方向冲去,同时大声呼喊:“官爷!救命!有歹人追杀!”

那队金吾卫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动,纷纷拔出兵刃:“何事喧哗?”

追兵见状,似乎有所顾忌,脚步顿了一顿。

就利用这瞬息的机会,石锁猛地撞入旁边一条更窄的黑暗小巷,发足狂奔,七拐八绕,身后的脚步声和呼喝声渐渐远去。

他靠在一处黑暗的墙角,剧烈喘息,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浑身都被冷汗湿透。

不行!洛阳不能再待了!墨香斋回不去了!杜老先生这条线也断了!

唯一的出路,只剩慧明法师的最后叮嘱——白马寺!

石锁不敢停留,向着洛阳东郊的白马寺方向,再次狂奔。

万家灯火渐渐远去,夜色深沉的洛阳城如同张开血口的巨兽,狰狞而恐怖

惊弓之鸟的石锁孤身一人,穿梭在陌生的街巷中,向着那座千年古刹的方向,寻求着最后的庇护与希望。

而在他身后,黑暗中的猎手,刚刚开始一场全城大搜捕。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