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啊,谈到结果平等,机会平等,平等,等等概念,如果仅仅在定义上下功夫,很容易迷失方向,纠缠不清。
比如,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如果仅仅让人描述结果(有人称之为画饼),两方面都描述的非常美好,。甚至马克思(以及和他一起喝酒抽烟的年青哥们恩格斯29岁)描述的更好,物质极大丰富,当然他们想象力匮乏,想不到啥AI。通俗地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当年天津的军队干部给小战士鼓劲,用的就是“等到革命一(乙)成功,一(乙)人一(乙)个大学生”(天津话念出来非常生动有吸引力,有木有啊!)。
也是大家当年不注意操作主义,没仔细问你怎么做,可行性等等,把家底都当了,就跟着他们干。结果的呢。说好的物质极大丰富变成了物质极度匮乏。
你要提前仔细问问他怎么实现共产(有什么过程控制吗?),或许能问出个一二三。比如要是早知道共产就是家家户户的锅碗瓢盆都砸了,集体到公社大食堂吃饭等等。大家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还要啥锅碗瓢盆啊,砸了砸了。大家或许能看出原来是这样啊。
现在的平等概念也是这样,要想看清楚,还是要具体落实到操作主义的思路,你要的平等面对具体问题时,是个什么过程,如何操作?
1. )国界问题:是否要消除国界,以便施行人人平等的进出美国、澳洲?
2) 大学招生:如何才叫做平等,如何保证平等(机会平等或者结果平等)?
3)招工:好像木有文化提过(供给平等,还是消费平等),是让人人都有开飞机的平等机会,还是让人人都有享受优质机长的机会?
4)。。。。 各个领域,一个政策,必须具体定义其过程,才能反应一个词在定义者心中的真实含义。
当然,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目标也需要,但是是否切合实际,还要看过程控制和相关的可行性,才能有个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