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现象,让我想起当年的电影《决裂》,其中有一句经典对白,“这手上的老茧,就是资格”。
https://youtu.be/udyDY5-cn8Y?si=5wUR5h6Qcryb-ZT1&t=1626
说的是,当年江大年想上大学学拖拉机,但是只上过一年中学。教务主任认为这样的学生资格不够上大学,学不了。老校长说了那句典型的话“这手上的老茧,就是资格”
后来粉碎四人帮后,大部人认为这老茧不能成为上大学的资格,毕竟你学习东西需要基础。
当我今天回头再去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大概也是引起争议的因素之一吧:就是说,当下水平和发心。
大概衡量(其实是预测)一个人是否能学某个东西,是预测。而预测的难度在于,人没有长前后眼,所以只能通过“衡量现量”来预测“未来的量”。升学也只能用概率,大概是说,现在你的水平高,将来水平高的概率比较大。选拔的办法就只能是高考了。当然,有时候高考、科举确实就漏了人才,或卡了人才。
校长拿着江大年的手说“这老茧,就是资格”,按现在的概率论选拔人才的高考方式,就不符合道理,多少有点荒谬。但是如果校长改一下“‘这个青年想学,真的想学’,这就是资格”,那还是说得通的,“兴趣比啥都重要”么。但是虽然大规模实践上也难以实行,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说“我想学,真的想学”,然后就有资格了?缺乏操作性。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电影里的桥段还不算过于荒谬,拐几个弯,还能搞出些道理,“学习”的资格。
最近网上就不一样了,看见一类江小年,对一个东西---比如宗教---一窍不通,上来就说“关于这个事情的一点看法”。比江大年就不是一个量级了。江大年说的是“拖拉机我不懂,我想学”,而没有上来说,“拖拉机我不懂,但是我还是要谈谈我的看法”。人家说“我想学”,想学,没人说不对吧。
现在的江小年,直接变成了“拖拉机我不懂,但是我谈谈我的看法;宗教我不懂,但是我谈谈我的看法”。
人类到底在进化,还是在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