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故事(一)
嵩山少林,风铃清脆,竹影斑驳。一女子站在山门前,衣裙素雅,难掩眉目间的灵动与风华。轻轻施礼时,纤细的手腕如白玉般微露,目光真切,隐带三分羞怯与恳切。
方丈禅师盘膝端坐,身形清瘦而挺拔,眉眼深远,仿佛与凡尘隔着一层云烟。他目光落在女子身上,却如古井不波,似乎看穿了尘世的种种,却不为所动。
女子(声音婉转,带着隐忍的忧愁):师父,弟子心绪总是纷乱,时而欢喜,时而焦躁。常常像烈火般,燃得自己也无法承受。弟子求入禅门,只愿能安住清净。
禅师(语气淡然如风):来时,你是否见到山道旁的花开花谢?
女子:只想着拜见师父,未曾驻足。
禅师:若只顾着奔赴佛前,反而离佛更远。佛在花中,在你举手投足之间,也在你此刻的心。
女子(眼波微颤,声音低缓):可若佛在我心,为何我常觉心火不息?
禅师(抬手指向门外摇曳的竹):火不会自燃,风助之旺。你逐外境,才生风。
女子轻抬眼,水眸澄澈,却隐隐透着几分依恋的神色。
女子:那我该如何止住这风呢?
禅师:看它来,不逐它去。风自起,亦自灭。
女子 静默片刻,声音若兰:弟子愿守住此心,但怕自己坚持不久。
禅师:守心如捧水,握得太紧便失,轻轻托着,反能长久。
女子:敢问师父,参禅是否就是此意?
禅师:入教不是进门,不是拜我,不是口念经文。能日日照见本心,不欺不伪,这便是入教。
女子:弟子懂了……佛不在远处,其实就在我心里。我不入少林,亦可见佛。
禅师:佛不度远人,只度当下。施主还是进少林吧,在下少林方丈,释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