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分析一下撞船事件
事件新闻剪辑:
菲律宾周二谴责中国在南中国海制造冲突,冲突导致了两艘中国船只在有争议海域罕见地互撞。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公布的视频显示,一艘中国海警船在追逐一艘菲律宾巡逻艇时,与一艘中国军舰发生剧烈碰撞。菲律宾称,该视频是周一拍摄的,中国海警船的船头似乎严重受损。
撞船事件发生在斯卡伯勒浅滩(中国称黄岩岛)附近,那片水域是两国的摩擦热点,菲律宾外交部就撞船事件发表声明说,菲律宾对两艘中国船只的“危险动作”表示“严重关切”,它们当时在尾随一艘菲律宾船。
“他们的行为不仅对菲律宾的人员和船只构成严重危险,也导致两艘中国船只不幸相撞,”声明说。海警队的声明中没有包括任何人员受伤的情况。
这个事本不想说的,但老键同学以学过物理并知道伯努利原理为由说这两条船之所以相撞是因为它们并向航行,伯努利原理让它们之间产生了相互吸引,然后就撞了。两条船的船长物理没学好。
我点出他胡扯,两船相撞时船头几乎是90度,所以才导致一条船的船头结构被撞没了。
老键从来不认错啦。他说之所以两船最后成90度相撞正是伯努利原理造成的。
不得不给老键上课啦。大家知道,船如果开得很快,由于伯努利原理它会飘起来,这就是水翼船的原理。
伯努利原理说的是:
在流体(液体或气体)中,流速越快,压强越低;流速越慢,压强越高。
老键的意思是,两条船开着开着,横向飘起来,然后撞了。
苟P啦,看看水翼船原理:
水翼是一块类似飞机机翼形状的板,安装在船体底下,伸进水里。
船开始加速时,水从水翼上方和下方流过:
上方流速快 → 压力降低
下方流速慢 → 压力较高
这种压强差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就像飞机机翼产生的升力一样。
中国那两条船是不是没有水翼? 即使有,也该设计成让上下产生压强差。好,也许设计在侧面(如果老键是设计师),那也是对称的吧。一条船左右边因速度快产生压强变化,是不是互相抵消了? 诶,老键说了,不是船本身,而是两船之间的水流造成的。
嗯,我理解,如果两条船靠很近航行,确实有这个力量。船在码头停靠的时候就是靠这个力量把让船向码头横向靠过去。
但是哈,这个力量是不是船体离码头很近才出现? 比如船有150米长,只有在20多米近的时候才有这个力量出现?
老键同学,你觉得中国这两条相撞的船当时并向航行的时候中间有多少米? 你觉得它们之间只有30米或者更近,高速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南海?
同学,海洋船只航行是有安全距离的。你以为中国那两条船的船长没有从业执照?
嗯,也许,两人的驾驶执照是花钱买来的。真有可能两船相距30米并向高速往前冲,三两船相撞是不是和船只停靠的时候一样,两条船侧向碰一碰?什么样的伯努利原理让那条大船把较小的那个船头撞飞?
本贴的主旨不是说老键哈,我分析一下两条船为何相撞。和老键一样,完全瞎猜哈,但逻辑上似乎好一点。我认为这次相撞完全是菲律宾使坏。
菲律宾海警船玩了一个当年抗战时期铁道游击队的策略,让伪军和日军在战场上互射。原故事是这样的,铁道游击队一天夜里抢了火车上的物资,日军和伪军从东西两个方向过来镇压。游击队东打几枪,西打几枪,还骂他们。等伪军和日军靠近,游击队停止打枪,只是骂。然后伪军以为日军打来的枪是游击队打的,日军也以为伪军打来的枪是游击队打的。等他们接上火,游击队溜了。
这次也一样,菲律宾海警船成功地行驶到中国军舰和中国海警船之间,然后在两个方向挑衅:嘿,中国船,很大是不是,有本事你过来撞我呀!
中国两条船开始还克制,后来被骂火了(至于怎么骂的,一剑搞不清楚),于是就加速把船开过来。
一般以为菲律宾海警船会躲,但今天它似乎特别有信心,看见中国船开过来,他们骂得更凶了。
靠,撞不死你。中国两条船开足马力。
其实菲律宾海警船早准备好了,等中国两条船进入了原先计算好的危险区域,菲律宾海警迅速逃离。这时候,中国军舰和中国海警船来不及改变方向,事故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