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迟疑者”》 (小说)

来源: 2025-08-08 22:31:2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那件斗兽场中发生的美女和猛虎的事件过去了大约一年以后,一个由五个陌生人组成的使团从一个遥远的国家来到了这个半野蛮国家的王宫。这些使节仪表尊贵、举止庄重,受到了宫廷里一个高级官员的接见。他们向那位高级官员说明了来意。

“尊贵的大人,”使节发言人说道,“那位年轻人冒昧梦想你们公主的垂青,被关进了斗兽场,在万人瞩目下,去从两扇门中挑一扇打开。而他一点也不知道,从他打开的门里,是会向他扑出一只猛虎,还是会走出一位美女,来做他的新娘。当那个事件发生时,我们的一位国民正好在贵国的首都。我们的那位同胞是个过度敏感的人,就在那位年轻人即将打开那扇门时,我们的那位公民害怕会目睹一场惊人的恐怖并精神崩溃,于是就迅速从斗兽场中逃出,骑上他的骆驼,用最快的速度奔驰回国了。”

“我们都对那位同胞的叙述颇感兴趣,也极为遗憾他没能等到事情的结局。我们原本还盼着,也许过不了几周,就会有来自贵国的旅人来到我们那里,带来后续的消息。可一直到我们动身离开本国的那一天,始终没有等到这样的旅人。于是,我们决定,唯一能做的,就是派出一个使团亲自前来,直接问清这个问题:那扇门打开之后,走出来的,是美女,还是猛虎?”

那位高级官员听完这个贵客使团的来意后,便将五位陌生人引入一间内室,请他们安坐在柔软的坐垫上,又吩咐人奉上咖啡、水烟、冰果露,以及其他半野蛮风味的茶点款待。然后,他在他们面前坐下,向来客开口道来。

“尊贵的远方来客,在回答你们不远万里带来的问题之前,我要先为诸位讲述一桩发生在那件事之后不久的轶闻。众所周知,我们伟大的国王酷爱在宫廷中蕴藏美丽的女子。凡是侍奉王后与皇室的宫女,皆是从王国各地遴选而来的绝色佳人。这群美人的盛名,在四方八域皆无人能及,传扬甚广。若不是因为同样远播的,还有我王那套疾风骤雨般的处刑与审判之道,想必早已吸引无数异国访客云集此地了。”

“然而不久前,却有一位来自遥远国度的王子到访本城。他仪表非凡,身份毋庸置疑。如此人物,自然获准觐见,于是我王以最亲切的礼遇接见了他,并请他说明此行的缘由。王子遂向陛下陈明:久闻宫中佳丽之美冠绝群芳,特此前来,请求允准,择一为妻。”

“我王听到这番大胆的请求时,面色陡然泛红,在御座上微微不安地转动着身子。我们都生怕,他那颤动的双唇会立刻迸出雷霆般的斥责之言。可他竭力自持,强压心头之怒,片刻沉默之后,转向王子说道:‘你的请求,朕准了。明日正午,你将与宫中最美的少女之一成婚。’随即又转向群臣吩咐:‘传令下去,明日正午,在王宫中备办婚礼。将这位王子安置在合宜的寝宫,送去裁缝、制靴师、制帽匠、珠宝商、铸甲师,以及一切他所需的工匠。无论他所求为何,悉数供应。务必让一切在明日的典礼前妥善齐备。’”

“‘可是,陛下,’王子惊呼道,‘在我们准备这些之前,我想——’

‘休得多言!’国王怒声喝道,‘朕的旨意已下,无需再有任何讨论。你求一恩典,我已允之,此事不必再提。告辞吧,王子——明日正午再会。’”

国王说罢,便起身离开了觐见的大殿,而王子也被侍从匆匆引往为他准备的寝宫。不久,裁缝、制帽匠、珠宝商,以及一切为婚礼礼服所需的匠人,悉数上门伺候。然而,王子却十分困惑不安。

“我不明白,”他对侍从说道,“为何要如此仓促行事?我何时才能见到那些姑娘,从中作出选择?我希望不仅能端详她们的容貌与体态,更能了解她们各自的才智与学识。”

“无可奉告。”侍从答道,“我王认定为对的事,他必定会去做。除此之外,我们实在一无所知。”

“陛下的想法似乎十分古怪,”王子说道,“据我所见,和我的想法全然不符。”

就在这时,一名王子先前未曾留意到的侍从走到他身旁。此人肩阔背厚,面带和煦笑容,怀中托着一柄巨大的弯刀,刀柄握在右手心,宽阔的刀背安放在他同样宽阔的手臂上,——那上翘的刀锋锐利无比,光亮如同剃刀。此人抱持这件骇人的兵器,姿态却温柔得仿佛怀中是个熟睡的婴儿,他走近王子,俯身行礼。

“‘你是什么人?’王子殿下见到这柄骇人的兵器,不由猛然退后,惊声问道。”

“‘我,’那人微笑着恭敬答道,‘乃是“戒迟疑者”。每当我王将旨意传达给某人——无论是臣民还是来访之客——而此人性情上某些细微之处,或许与陛下的意愿并非全然契合时,便会派我贴身随侍。如此一来,若他在遵奉王命的道路上生出片刻迟疑,只需望我一眼,便会继续前行。’”

王子看了他一眼,便转身任人量起身寸来做礼服。

裁缝、制靴匠与制帽匠整夜忙碌,直到次日清晨,一切准备妥当,正午时分将近,王子又焦急地向侍从追问,他究竟何时才能被引见去见那些姑娘。

“此事自有我王安排,”他们答道,“我们一无所知。”

“殿下。”那位“戒迟疑者”行了个恭敬的礼,走上前来道,“请您留意这刀锋的绝妙。”说罢,他从自己头上拔下一根发丝,轻轻放在那柄弯刀上翘的刀锋上,发丝一触即断,分成两截。

王子瞥了他一眼,随即转身,踏步而去。

这时,几名宫廷官员前来,引领王子赴王宫的大殿——婚礼即将在此举行。王子进入殿中,只见国王端坐御座,贵族、群臣与侍从分列两侧,衣冠华丽,阵容威严。王子被带到国王面前,向他行礼,然后说道:

“陛下,在我继续之前——”

就在这时,一名侍从悄然上前,手持一条柔滑的长丝巾,疾速而巧妙地缠住王子下半张脸,使他不得不立刻噤声。随即,那侍从手法如风,将丝巾的余段绕上王子的头,将他双眼严严蒙住。转瞬之间,丝巾又在口鼻与双耳处开了孔,让他能呼吸、能听闻。最后,侍从将丝巾的两端系紧妥贴,这才退了下去。

王子本能地想要将缠在头脸上的丝巾扯下,但当他刚抬起双手,便听到身旁那位“戒迟疑者”的声音在耳畔轻轻响起:“我在这儿,殿下。”王子不禁打了个寒颤,双臂无力地垂落在身侧。

他听见面前传来祭司的声音,正按照这半野蛮国度的仪式诵读婚礼的经文。身侧则有一阵轻微的簌簌声,仿佛是柔软丝绸摩挲的细响。他试探着伸出手,触到身后那叠叠的丝缎。随即,祭司的声音响起,请他握住身旁新娘的手。王子便伸出右手,接住了一只手——那手是如此纤小、柔软、精致,触感之美令人心神震颤。依国中礼制,祭司先向新娘问道:是否愿意与这位男子结为夫妇?随即传来答语——那是他一生所闻最动听的声音,轻柔而甜美:“我愿意。”

狂喜的暖流立刻在王子血脉间奔涌——那触感,那声音,已令他沉醉。宫中佳丽个个绝色,“戒迟疑者”又在身后,他透过丝巾的开口,毫不迟疑地答道:“是的,我愿意。”

于是,祭司郑声宣布,两人自此结为夫妻。

王子这时听见周围传来一阵轻微的忙乱,长丝巾被迅速从他头上解下。他猛地转身,想看清自己的新娘——然而令他万分震惊的是,身旁空无一人,他独自站在那里。一时之间,他既不能发问,也说不出话来,只是茫然四顾。

这时,国王从御座上起身,走下殿来,握住了他的手。

“‘我的妻子在哪里?’王子喘息着问道。

‘她在这里。’国王答道,引他走向大殿一侧的一道帷幕遮掩的门廊。

帷幕被拉开,王子踏入其中,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修长的厅堂。靠近对面墙处,整齐地站着四十位盛装的女子——个个容颜绝丽,仿佛每一位都比旁边的更为美貌。”

国王向那一列女子挥了挥手,对王子说道:“你的新娘就在其中!去,将她领出!但要记住——若你企图带走宫中任何一位尚未出嫁的少女,你将立刻被处决。现在,不要再耽搁,上前迎娶你的新娘吧。”

王子恍若置身梦中,缓缓走过那一列女子,又缓缓走了回来。他从任何一人身上都看不出,哪一位比起旁人更像是新娘。她们的衣饰无二,人人双颊泛红,皆是抬眼一望,随即垂下;人人都拥有娇小而玲珑的手,却无一人开口说话,也无一人抬手示意。显然,她们所受的吩咐极为严厉。

“‘为何还要耽搁?’国王怒声喝道,‘若今日与我成婚的是那般美貌的女子,我半瞬也不会迟疑,就将她领走!’

困惑不解的王子又沿着那一列女子来回走了一遍。这一次,有两人的神情略有变化——其中一位极其美貌的女子,在他经过时轻轻一笑;另一位同样美丽的女子,则微微蹙起了眉头。”

“‘现在,’王子暗自思忖,‘我可以肯定,我的新娘就在那两位女子之中。可是,是哪一位呢?其中一人笑了——在这种情形下,见到丈夫向自己走来,有哪位女子不会含笑以对?然而另一方面,见到丈夫走来却不将自己认出,不将自己领走,哪位女子不会皱起她那秀美的眉头?她岂不会在心中呼喊:“是我啊!你难道不明白吗?你难道没有感觉到吗?快来!” 可是,如果她并未与我成婚,那么当她见到我注视自己时,又岂不会皱眉?岂不会在心中说道:“别停在我面前!是隔壁的那位——往上数两个——快去!”

还有,那位与我成婚的女子,并未见过我的面容。如果她如今觉得我长得称心,岂不会对我报以微笑?但倘若我娶的是那位皱眉的女子,而她并不喜欢我,她又怎能掩饰那份不满呢?微笑,是召唤真爱的邀请;皱眉,则是对迟迟靠近的责备。微笑——’”

“‘听着!’国王高声喝道,‘十秒之内,若你还不领走我们赐予你的新娘,那么,方才被你娶回的女子,就将立刻成为寡妇!’

话音刚落,“戒迟疑者”已悄然逼近王子身后,在他耳畔低声道:“我在这儿。”

王子此刻已不容片刻迟疑,他上前一步,握住了那两位女子中的一位的手。

钟声齐鸣,欢呼四起,国王亲自上前,向王子致贺——他已牵起了自己法定的新娘。

“‘好了,’那位官员对来自遥远国度的五位使节说道,‘等你们先在自己之间商定——王子究竟选的是那位含笑的女子,还是那位蹙眉的女子——我再告诉你们,那扇门里走出来的,是美女,还是猛虎!’

据最新消息,这五位远方来客至今仍未作出定论。


【原文】: The Discourager of Hesitancy”by Frank Stockton

 

【注】: 这是《是美女还是猛虎?》的续篇。没有读过上篇的读者,请按链接阅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