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无磬,却有余音

萌音大酋长 

 

空山无磬,却有余音

 

【一只碗的环球漂流】

公元一世纪的恒河岸边,陶工卡玛把刚烧裂的灰陶碗丢在窑边时,绝对在骂脏话——这破碗连盛椰汁都漏。

他没看见三天后,一个粟特商人用半块馕换走它:“装水喂骆驼,漏慢点就行。”

这只碗就这么颠在驼队里,从恒河到兴都库什山。雪山融水顺着裂纹渗出来,在碗底晃出碎影:有时是波斯商队的银戒指,有时是贵霜帝国的柱头,有时是中亚牧民腰间的铜刀。

三百年后它晃到洛阳西市,被白马寺小沙弥一眼看中:“这裂纹像朵莲花,装灯油正好!”

从此它的“履历”突然华丽:

北魏时映过石窟飞天的飘带(那些飘带本是犍陀罗佛像的衣褶,被洛阳工匠改成汉锦样式,飘得比仙女还疯);

唐朝时被诗人王绩抢去舀黄河水,写诗时蘸着水在石桌上划:“这碗漏是漏,盛月光倒挺稳。”

南宋时它蹲在径山寺禅房,小和尚往裂口里塞了点雪,插枝蜡梅——老禅师见了笑:“它盛过水、盛过墨、盛过花,其实都是在盛‘空’。”

碗还是那只碗,裂纹里却攒了一路的“料”:

梵语的墨、贵霜的线条、北魏的土、唐朝的月光、南宋的雪。

 

(一)

所有跟帖: 

和美国老师的鸡汤,一滴一滴的渗说碗史。 -静安爷叔- 给 静安爷叔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8/2025 postreply 05:01:59

转贴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33 bytes) () 07/28/2025 postreply 07:21:24

满有意思的,以小见大,以物载史。 -静安爷叔- 给 静安爷叔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8/2025 postreply 08:18:24

‘落日像一瓣盛唐的朱砂,缓缓沉入宋代的留白。’ -美国老师- 给 美国老师 发送悄悄话 美国老师 的博客首页 (64 bytes) () 07/28/2025 postreply 08:40:03

活跃程度来看,这儿的确老了点:) -JSL2023- 给 JSL20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8/2025 postreply 09:03:30

这句值得推敲,留白的确是南宋画派的特点,但是那碗朱砂更像是崖山的黄昏,随之是漆黑的海。 -静安爷叔- 给 静安爷叔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8/2025 postreply 09:13: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