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白左”一词可以认为是中涓情怀的双重载体 :-)

本帖于 2025-07-02 11:03:17 时间, 由普通用户 papyrus 编辑

-- 所崇拜的白人居然也会“左”,体现了由拜生恨的奴才心态。

-- 把太祖同学“继承发展”、后来大祖同学又“实现新的飞跃”的马克思同学从“白左”割裂出来,体现了替主子“洗白”的奴才精神。

“幻想狂刘先生”那篇雄文勉强学习了一遍(酱缸里腌成的“油腻”,远不止“hypogreasy”) :-) 。基本上是把从思想启蒙至今的西方现代文明一概归入万恶的“白左”。只是不知是不是作者在对西方历史了解上尚需努力的缘故,居然“放过”了万恶的思想启蒙的“始作蛹者” -- 文艺复兴(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后者就不会有前者,更何况比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同学也都是被作者归入“白左的直接模板”的“gay佬”)。另外文艺复兴是 Greco-Roman 文化的复兴,所以古希腊罗马人也都必须是“白左” [更何况他们不仅是“G佬”,还是“B佬”。比如 Alcibiades 同学,“while he was a boy he seduced husbands from their wives, and when he had become a young man he seduced the wives from their husbands” (Diogenes Laertius 同学转述);还有凯撒同学,更是“omnium mulierum virum et omnium virorum mulierem”] :-)

所以西方历史上值得称颂的应该就只剩下中世纪,还有现在的某西方文明救世主了 :-) 。酱缸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由此也可见一斑

谢传人兄“正本清源” :-)。周三开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